接著舒爾卡就明白馬夫諾維奇所說的“危險邊緣”指的是什么了……舒爾卡之前的想法簡單了,他只單純的想赫魯曉夫最終能取勝于是把寶押在他身上就是正確的。
問題是此時的赫魯曉夫并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二號人物毫無疑問的是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注:赫魯曉夫是政治委員,主管政治工作)。
如果說在此之前,赫魯曉夫這個政治委員在與貝利亞的權力斗爭中一直處于下風的話,那么因為舒爾卡站在赫魯曉夫一邊就有可能使赫魯曉夫獲得空前的助力于是雙方勢均力敵。
其結果就是……舒爾卡突然發現自己不知道什么時候成了貝利亞的敵人,而赫魯曉夫之前在斯大格勒特別重視自己并支持自己或許并不是巧合,同時阿卡季耶維奇上校與自己的接觸或許也不是巧合……阿卡季耶維奇上校是國家安全局第六總局局長,而國家安全局又隸屬內務人民委員部。
難怪阿卡季耶維奇會突然間出現在前線調查“間諜”并且還會找到舒爾卡,如果不是舒爾卡露了一手再次幫了阿卡季耶維奇或者說內務部一個大忙的話,舒爾卡可能就會是一個間諜了。
換句話說,就是在此之前就有過明爭暗斗,只是舒爾卡一心撲在戰場上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而已。
或者也可以說舒爾傻人有傻福,左邊幫一下右邊幫一下,讓這兩派都有些看不懂了。
“我明白了!”舒爾卡點頭說。
“你真明白了?”馬夫諾維奇問。
“是的!”
“那么你知道該怎么做了?”馬夫諾維奇又問。
“是的!”舒爾卡點了點頭。
“說說!”馬夫諾維奇還是有些不放心。
舒爾卡只回答四個字:“保持距離!”
馬夫諾維奇贊賞的點了點頭。
在這種情況下加入哪一派都不是好主意,因為這必然會觸怒另一派,而不管是哪一派都不是舒爾卡這種沒有后臺的人能惹得起的。
所以,想要活下去就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保持距離誰也不得罪。
“問題是你現在不覺得有些遲了嗎?”馬夫諾維奇問。
舒爾卡知道馬夫諾維奇這話是什么意思,因為他現在事實上是與赫魯曉夫走得有些近。
但舒爾卡也很無奈,他有得選嗎?
所以玩平衡這種事說起來簡單操作起來卻像是玩火,一不小心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