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還不斷有傷員、尸體什么的往回運,現在連傷員都沒有多少了,只有一些衣衫襤褸的百姓分散在其它車廂。
這些百姓都是當初在卡拉奇沒來得及撤走的,大多都是老人、女人,他們有些是去其它地方投靠親戚,有些則沒有目的……留在卡拉奇沒有出路,因為在將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卡拉奇都會是前線,是前線就意味著所有的補給都要給部隊,百姓繼續呆在這里不僅不安全連食物都無法保障。
因此,從卡拉奇返回的火車就更安全,因為德國人的彈藥和資源緊張,他們不會愿意將航空炸彈浪費在沒有運載物資的火車上。
阿卡季耶維奇剛在椅子上座好就對舒爾卡說道:“我把你的想法告訴了他們并向西索伊征求了意見,西索伊同志很贊同你的想法!他希望能進一步和你討論這方面的問題!”
“所以,我們是去茲納緬斯克嗎?”舒爾卡知道西索伊等人的臨時落腳點。
“不!”阿卡季耶維奇回答:“我們去莫斯科!”
“莫斯科?”舒爾卡有些不解,如果只是開一場討論會議的話,根本就不需要千里迢迢的趕赴莫斯科。
“是的,莫斯科!”阿卡季耶維奇回答,然后就什么都沒說了。
火車一路從卡拉奇開往埃利斯塔……埃利斯塔是位于南方的一座城市,也就是與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是反方向的。
但舒爾卡卻知道為什么會開到這里。
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最快路線”……斯大林格勒一帶無論是火車站還是機場都在德空軍的嚴密封鎖之下,所以不管是搭火車還是乘飛機都十分危險。
而埃利斯塔卻遠離斯大林格勒位于蘇軍防線的大后方,德軍的飛機無暇顧及這座城市,于是他們就可以放心的轉乘飛機。
果然,他們在火車站下車后馬上就搭乘汽車趕往機場。
一路上,舒爾卡看到的是與前線不同的另一番景像,到處都是戴著紅臂章巡邏的民兵,背著一箱箱彈藥和補給的民工,以及一個個背著槍臉上盡是茫然或興奮的新兵。
舒爾卡不常見這種場景,因為他更多的是呆在前線和部隊里。
雖然在此之前他就明白在戰爭下沒有什么人可以幸免,整個國家每個成員或多或少的都要為此付出努力或者也可以說是代價,但真看到這一幕時,舒爾卡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戰爭的沉重。
阿卡季耶維奇似乎看穿了舒爾卡的想法,他有些感慨的說道:“與敵人戰斗的不只是你們,舒爾卡!你也許不敢相信,為了保證前線的補給,后方餓死、累死的已不再是少數!”
舒爾卡當然相信,這從百姓削瘦的臉龐就可以看得出來。
“所以!”阿卡季耶維奇說:“我們應該盡一切努力的盡早結束這場戰爭!”
舒爾卡點了點頭,回答:“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