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恰托夫在這其間來找過舒爾卡幾次。
確切的說,不是幾次而是幾天……自從與舒爾卡談了一次話后這家伙似乎就賴在舒爾卡的辦公室里不走了。
“舒爾卡同志!”庫爾恰托夫說:“關于你的猜測,我覺得有些不現實的地方,比如這小型飛機的發動機……我們都知道發動機是十分昂貴的,那么用一個發動機驅動一枚炸彈發射向敵人,這是否可行?”
“所以這需要一款廉價的發動機!”舒爾卡回答:“甚至可以說是一次性的,不需要考慮它的壽命,只需要能完成一次飛行!”
庫爾恰托夫一愣,然后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這的確可行,德國人想必已經擁有這種廉價的發動機并把它用在這款裝備上了!不過另外,舒爾卡同志,更大的問題,是我們該怎么讓它找到目標!”
頓了下,庫爾恰托夫就解釋道:“我的意思是……我們雖然可以用陀螺儀使它保持平穩的飛行,但卻無法確定它已經到達目標上空!”
“時間,庫爾恰托夫同志!”舒爾卡說:“比如我們想要轟炸某座城市,那么我們就可以調整好它的飛行方向,并用實驗得出的數據估計它的速度,然后……我們需要的只是在它內部調好時間!”
時間乘以速度等于路程,然后就可以大概的轟炸目標城市。
“我也想過這個!”庫爾恰托夫說:“但是,你不認為這樣做的話精度可能無法達到作戰要求嗎?”
庫爾恰托夫不愧是蘇聯著名的物理學家,事實上他還可以說是軍事應用上的物理學家,否則一般不會考慮到精度是否會達到作戰要求這樣的問題。
而事實也的確像庫爾恰托夫說的那樣,因為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的問題,V1導彈動不動就偏離目標十幾甚至幾十公里,是公里……這精度幾乎就跟“廢物”沒什么兩樣,但德國人生產了大量的V1把它當作炮彈打向倫敦,只要求能炸到而不要求能炸準,也著實把英國嚇得夠嗆。
英國人初時不知道V1導彈沒有精度,以為它們要炸的就是這幢樓、那幢房,甚至碰巧還炸中了幾幢重要建筑,甚至還是拐著彎繞著圈炸中的,這就把英國人嚇得魂都沒了,以為德國人的這玩意可以千里之外想打哪就打哪,那這場戰爭還有必要打下去嗎?于是都有人提出向德國投降。
“如果想要增加精度的話……”舒爾卡說:“我們為什么不將它與雷達結合?”
“什么?與雷達結合?”庫爾恰托夫不由目瞪口呆,雷達在這時還是新玩意,就算他是物理學家也不知道雷達還可以這么玩。
“是的!”舒爾卡說:“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種小飛機發射出去后我們就無法獲知它的位置,當然也就無法操控它,如果我們能在雷達上看到它并通過無線電對它實時操控……”
“太棒了,舒爾卡同志!”庫爾恰托夫驚叫起來:“這個主意太棒了,它……它是可行的,當然是可行的!可以成級數的提高精度,我們甚至可以操控它飛往目標!這是一種跨時代的武器,舒爾卡同志,它是一種偉大的發明!在它面前,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天哪!我們扼住了戰爭的咽喉……”
庫爾恰托夫激動得都有些語無倫次起來,從那以后他天天到舒爾卡的辦公室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