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爾卡搖了搖頭,說:“所以這毫無疑問就是白費力氣,尤其我們還是他們的敵對國家正在與他們作戰,他們天生對我們的話保持著警惕和懷疑,所以這些根本無法影響到他們!”
“另外還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舒爾卡接著說道:“我知道宣傳部的目的是讓德國士兵認識到德國背信棄義發動戰爭的可恥行徑,于是從道義上來說動搖他們戰斗的決心……但他們是職業軍人,職業軍人一直都清楚國家間只有利益不存在什么‘背信棄義’,那只是一種天真的想法!”
其實舒爾卡還有些沒說。
德軍士兵中的確有些人認為這是“背信棄義”,畢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總會有幾個幼稚的人相信什么“正義的戰爭”于是認為德軍不應該撕毀條約進攻蘇聯。
但是,當德軍打進蘇聯境內發現被烏克蘭等地百姓當作是“解放者”的時候,就連這些幼稚的士兵也會給自己找到了理由使他們相信這場戰爭是正義的,否則蘇聯百姓為什么支持他們?!
至于德軍戰俘受到優待并寫信給家人勸說他們反抗德國……那就更可笑了,誰都知道蘇軍對待戰俘的方式,身在前線的他們所見、所聞甚至親身經歷都在告訴他們成為戰俘就會被送往西伯利亞。
寫信嘛,那多半是腦袋上頂著一把手槍用顫抖的手寫下的,圖片上的字跡甚至都能明顯得看到痕跡。
這樣的傳單不僅無法說服德軍士兵,反而還會成為反面教材教育德軍士兵不能投降。
蘇聯人的方式就是這么簡單粗暴,他們只是為了宣傳而宣傳,卻從沒想過他們為什么宣傳,宣傳能否很好的達到目的。
“如果!”舒爾卡拿起桌上的傳單,說:“我們繼續把這樣的傳單發到敵人陣營里,是不會有效果的!”
佐洛塔廖夫沒說話,因為他無法反駁。
甚至這就是事實,因為此時與德第6集團軍接觸的蘇軍還在用大炮將一批批這樣的傳單發射到德軍陣營,甚至冒險在夜里用飛機空投。
因為他們始終相信,宣傳戰能使自己的部隊更好、更快的消滅敵人甚至使敵人從內部崩潰。
宣傳戰的確能有這樣的效果,但這樣的宣傳就不可能能有這樣的效果。
而這種無效的宣傳之所以能延續到現在,是因為沒有人敢對政治部說三道四。
“如果是在其它情況!”舒爾卡繼續說道:“我或許并不會依賴宣傳戰。但現在德第6集團軍被我們包圍,而且突圍的機會正在一點一點的消失,可想而知在包圍圈內的德國人正面臨著強大的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只需要一根小小的稻草就能將他們壓垮。只不過這根稻草不是進攻和威脅,而應該是宣傳!合理的宣傳!”
“我同意!”特魯法諾夫說:“而且這對我們可以說沒有任何損失,我們要做的只是改變一下宣傳方式!”
此時的佐洛塔廖夫已經包扎好了傷口,他站起身,問:“那么,舒爾卡同志,你認為我們應該怎么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