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盧斯沒有說話。
此時他心里在想著一個連他自己都無法相信的答案:如果這特赦令是真的,俄國人說話算數,那么他們在這有效期內投降未必不是好事。
當然,身為第6集團軍司令的他不能說出這句話,否則全軍的士氣馬上就沒了,大家一窩蜂的都向俄國人舉起雙手了。
想了想,保盧斯就對副官說道:“聯系曼施坦因元帥!”
“是,將軍!”
曼施坦因很快就聯系上了。
這是德軍專門為兩個集團軍開的頻道:頓河集團軍是增援部隊,第6集團軍是被圍部隊,這兩個集團軍的聯系是很有必要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第6集團軍士氣的。
“元帥閣下!”保盧斯說:“我認為你們應該馬上進攻卡拉奇,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再等下去了!”
曼施坦因沉默了一會兒,就問了聲:“發生了什么,將軍?”
“他們發布了特赦令!”保盧斯無奈的回答:“在未來六天內,所有投降人員將受到優待,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元帥閣下!”
“可是我們的準備還不夠充分!”曼施坦因回答:“我們的補給和部隊都用在阻擋敵人西南方面軍的進攻上了,我們才剛剛穩住陣腳!”
“那么,等你們準備好的時候,第6集團軍已經不存在了!”保盧斯說。
保盧斯不是虛言恫嚇,這應該說是事實,未來的六天對第6集團軍來說將是異常艱難的六天。
“可是就算我們發起進攻又能改變什么呢?”曼施坦因反問:“我的意思是說,在我們準備不充分補給不足的情況下發起進攻很難取得實質性的勝利,這對你們難道能有幫助嗎?”
“但那至少證明你們已經在努力……”
“這不需要證明,將軍!”曼施坦因打斷了保盧斯的話:“我們一直在努力,但需要時間!如果過早進攻,我們可能會失去最后一次救援你們的機會!我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兩人說的其實都有道理。
從保盧斯的角度來說,無論如何頓河集團軍都要開始進攻了,因為頓河集團軍開始進攻,他才可以告訴士兵們:“我們的援軍正在趕來的路上,并且很快就會獲得勝利把我們救出去!”于是士兵才愿意再等一等,等著等著,不知不覺的就過了這六天。
只要這六天一過,特赦令已失效,那時德軍投降與不投降的下場都是一樣的,軍心反而會穩定下來。
但站在曼施坦因的角度上來看,雖然馬上進攻的確能讓第6集團軍渡過眼前這個危機,但在補給還沒到位的情況下就貿然發動進攻就是將好不容易積蓄起來的一點力量再次消耗掉,那么要等下次再積蓄力量發起進攻只怕就不可能了,也就是永遠失去了救援第6集團軍的機會。
所以,曼施坦因的想法,是保盧斯自己想辦法渡過這次危機,而頓河集團軍的進攻則緩一緩。
其實這種想法才是最明智也是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的,但被圍困在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已經沒有這個耐心和理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