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空軍兵被當普通步兵使用應該說并非稀罕事,之前舒爾卡在基輔時就碰到過……穿著空軍制服的空降兵端著步槍朝敵人防線沖鋒,以至于德軍都以為蘇聯人都快兵力枯竭了。
其實不只是基輔,當時的蘇聯一共有五個傘兵軍,每個傘兵軍一萬余人,總兵力53146人,分別被布署在哈爾科夫、敖德薩等地。
不過這些傘兵軍的命運當然就像基輔第一傘兵軍一樣沒能發揮作用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
這些傘兵軍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應該說是有道理的。
確切的說不是有道理,而是無奈的選擇……戰爭爆發之初蘇聯空軍毫無還手之力幾乎就是被德空軍壓著打,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
而另一面,蘇聯步兵卻被幾十萬、幾十萬的被圍殲,德軍兵鋒直指莫斯科。
蘇聯傘兵軍在沒條件實施空降的情況下只能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實施空降幾乎就等于找死,用于空降的運輸機可能還沒飛臨目標上空就被全部消滅在空中,到時空降部隊就真的是“空降”了。
但是到了現在,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時,蘇聯方面已經重組了空降軍……這事是發生在1941年9月,也就是莫斯科保衛戰爆發期間,最高統帥部下令重新組建這五個空降軍。
這并不是說最高統帥部有前瞻性知道空軍部隊的重要性,而是他們希望能用空降部隊協助防御莫斯科……在德軍空中部隊和地面部隊全面進攻莫斯科的時候,最高統帥部希望能在德軍后方空降部隊打擊其補給線并以此協防莫斯科。
這個想法是好的,因為莫斯科就那么點地方,蘇聯在同一時間內能投入的前線的部隊十分有限,到時就需要空降兵四處開花騷擾德軍。
不過這些空降兵最終也沒出動。
一方面是因為夜間空降很危險……在無法奪得制空權的情況下,蘇聯只能寄希望于夜間空降。
另一方面則是空降兵組建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們發現已不需要也沒必要使用空降部隊實施騷擾了,寒冷的天氣已經幫蘇聯完成了這個任務。
從這方面說,雖然莫斯科戰役德軍的確已經兵臨城下,但距離攻占莫斯科卻不只一點點。
然后,這五支空降軍就保持訓練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這時就完全是因為兵力不足才被當作普通步兵使用而且還是用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線。
很明顯,這是一種戰術思想上的錯誤。
因為此時的蘇軍已經有部份制空權并且還有大規模反攻的能力……比如哈爾科夫戰役就是蘇軍先打響的反攻戰,而在這樣的反攻戰役里,最理想的就是在前線部隊發起進攻的同時將空降部隊空降至敵人后方,要么偷襲敵人彈藥庫、重要補給線、占領重要的軍事位置,甚至只需要單純的兩面夾擊德軍也可以。
問題就在于制定計劃的最高統帥部根本就沒想到這么用……如果這么打的話,或許哈爾科夫戰役就是另一個樣子,德軍也就不會一個反攻就直接打到斯大林格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