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斯大林格勒戰役卻不一樣,這場戰役是在德軍充分準備下展開的,如果說“準備不充分”,更多的應該是蘇軍,雖然蘇軍是搶先發起進攻的一方……這沒有沖突,蘇軍看起來像是做了充分的準備朝德軍哈爾科夫發起進攻,但蘇軍情報工作沒做好,他們根本就沒想到德軍也不約而同的將兵力集中在南面準備發起進攻。
這直接導致蘇軍錯估了敵人的實力并過早、過多的消耗了進攻能量,接著就是一潰千里。
然而,就算是這樣,蘇軍最終還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勝了德軍,不僅戰勝了德軍還圍殲了整個第6集團軍……這戰果就算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都不曾有過。
于是,那些曾經認為德軍會贏得戰爭的人,就不得不承認現實:蘇軍依舊強大,德軍已是強弩之末了。
這對蘇聯來說很重要,因為蘇聯內部有許多成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烏克蘭,他們相當一部份人其實是站在蘇、德中間看風向,誰更有勝利的可能就跟著誰。
而斯大林格勒戰役就結結實實的告訴他們:蘇聯將會是最后的勝利者,于是很自然的,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中間派”站在蘇聯一邊,蘇聯勝利的希望也就越來越大。
所以,在這種形勢向好的情況下,整個蘇聯都處在一種亢奮狀態,軍民一片歡呼雀躍,廣播一遍又一遍的播放著前線勝利的消息,最高統帥部也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這其實也是最高統帥部不過問第51集團軍進攻失敗的原因之一,相比起第51集團軍之前取得戰果以及斯大林格勒勝利的好消息,這次進攻的失敗實在是不值一提。
如果現在打的逆風戰就完全不一樣了。
同樣,在這大勝利的背景下,佐洛塔廖夫的請求很快就得到了同意,甚至還是斯大林親自批示的:“批準使用空降兵的方案,我將命令韋尼亞明科同志組建一個空降旅由你部指揮配合進攻,預計將在三小時后做好準備!”
佐洛塔廖夫和特魯法諾夫看到這個批示后就愣了。
“韋尼亞明科?”特魯法諾夫說:“第2空降軍司令?”
“是的!”佐洛塔廖夫點了點頭:“他是個中將!”
“而我們指揮他?”特魯法諾夫還是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他是少將。
不過這其實并沒有什么問題,因為打仗這東西永遠都不是比軍銜,雖然原則上來說軍銜高指揮軍銜低是一種規矩,但蘇聯軍隊在此之前的一陣“烏煙璋氣”搞得這規矩已不符合戰場的實際了。
更何況,由于空降部隊被拆分補充進步兵師作戰,而空降部隊的高級軍官則留下來做光桿司令,所以讓空降軍司令來組建這個空降旅并由第51集團軍指揮沒有什么不妥。
事實上,韋尼亞明科不僅不介意,相反他比佐洛塔廖夫和特魯法諾夫還急,因為在第51集團軍接到斯大林的批示后,還不到半小時,第51集團軍就接到了韋尼亞明科的電話。
“特魯法諾夫同志!”韋尼亞明科說:“很榮幸能與你們一起戰斗,請下命令吧!我等這一刻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