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空降兵和百姓暫時沒有進攻火車站,但其實火車站與被占領也沒有很大區別,因為就像文森特少校說的一樣,他們實際上已經被團團包圍了。
火車站兩端的鐵路當然已經被挖斷,不但被布下大量的地雷同時還投入兵力防守……這些兵力防守大多是沿著鐵路兩側的建筑防守的,想要突破十分困難。
這一來火車站就與外界的德軍徹底失去了聯系。
而且,這種不進攻也是暫時的,當空降兵們帶領著游擊隊和百姓在火車站外解決完特別行動隊并從他們手里搶到大批的步槍后就朝火車站發起了進攻。
這種進攻可以說毫無章法,畢竟主力是沒有接受正規訓練的游擊隊和拿起武器的百姓。
但有時就是這種沒有章法的進攻才更讓人措手不及,因為如果有章法的話就有跡可尋,而這些百姓就是“亂拳打死老師傅”,他們從四面八方就像螞蟻一樣密集的沖向火車站,甚至還有熟悉地形的百姓從墻縫和糞坑溜進去的,然后突然出現在德軍火力點附近就是幾枚手榴彈……
結果火車站的戰斗就在半小時內結束了,以文森特少校帶領部下投降結束。
這一方面是因為文森特少校知道自己被包圍已沒有希望再突圍,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受保盧斯第6集團軍投降的影響……戰場上是選擇投降還是選擇堅持到最后往往就是在一念之間。
而這一念之間當然會受別人影響。
比如保盧斯如果率領著第6集團軍誓死戰斗到最后,那么今天文森特少校也許就會想:保盧斯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都能堅持到最后,我為什么不能呢?
但是現在,因為有了保盧斯的前車之鑒,文森特以及他的部下就會是另一種想法:第6集團軍近百萬人都投降了,這一個團投降又能算什么?!
所以這種心態是會傳染的,這也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部隊都在宣傳英雄事跡而盡一切可能弱化投降之類的事件。
也因為文森特有投降的心,所以火車站里的物資幾乎是完好無損的交到蘇軍手里,這其中包括槍支和彈藥。
當這個消息傳到第51集團軍指揮部的時候,所有人都歡呼雀躍……成功占領米洛韋,這個計劃也就成功一半了。
雖然米洛韋城區不是最困難的一個進攻點,但卻是最重要的一個進攻點。
因為它不僅控制著鐵路線,使德軍無法使用鐵路大批量快速撤退,更是能發動并武裝起整個城市的百姓,這些百姓不但能守住米洛韋……德軍想短時間內重新占領米洛韋可以說是基本不可能。
另一方面,米洛韋城區還可以向其它兩個進攻點提供增援。
這一點不需要舒爾卡交待,韋尼亞明科在接到情報的第一時間就下令:“馬上組織增援三號高地和布圖爾村,尤其是布圖爾村!”
“是,韋尼亞明科同志!”
三個進攻點中布圖爾村是最不確定的,指揮部甚至因為無法聯系到布圖爾村都不知道這方向的情況。
但這布圖爾村卻是三個進攻點中的一個,如果沒有它,這三角形區域很容易就會被敵人突破。
另一方面,曼施坦因也意識到了布圖爾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