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得到的,不過就是提前一天收復米洛韋而已。
“空降物資到位了嗎?”舒爾卡問。
在此之前,因為預料到布圖爾村的戰斗會比較艱難,所以計劃好多給幾批物資。
“只投下一批!”韋尼亞明科回答:“敵人的夜間戰機及時封鎖住了布圖爾村,我們很難再進入該空域空投!”
很明顯,敵人也認識到了布圖爾村的重要性。
“如果是轟炸呢?”舒爾卡問。
“轟炸是有可能的!”韋尼亞明科回答:“問題是在黑夜我們無法確定目標!”
轟炸與空投不一樣。
因為蘇軍的轟炸可以使用火箭彈,就像之前說的,伊爾2可以掛載火箭巢,然后在遠處發射火箭彈進攻目標。
而空投卻必須要在目標的正上空。
因此,德軍戰機要阻止蘇軍空投是很容易的,因為蘇軍運輸機必須到達這個點并且還得低空飛行才有可能空投……如果太高的話,空投的物資會被風刮得太遠,那也就失去了空投的意義。
而用火箭彈轟炸卻是防不勝防。
想到這里,舒爾卡就說道:“不,我們能發現目標!”
“怎么發現?”韋尼亞明科眼睛不由亮了起來,如果轟炸機能發現目標,那顯然對空降兵的進攻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幫助。
“我們有人攻進布圖爾村并占領了建筑!”舒爾卡說:“讓他們放一把火!”
聞言指揮部里的人全都沉默了。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不難,事實上還很容易,因為那只是放一把火的問題,甚至就是燒了自己的建筑也可以。
問題在于……放火之后也就是讓伊爾2攻擊機將火箭彈往有火的位置發射,也就是說會把那一片轟平。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交代了飛行員不要直接轟炸火光的位置也無濟于事,因為那是火箭彈,準頭出奇差的火箭彈,是依靠數量將目標轟成火海的火箭彈,尤其還是在飛行上發射,那就更沒有人能控制。
韋尼亞明科倒是沒怎么猶豫,他馬上就點頭道:“好主意,我馬上聯系空軍!”
說著就抓起了電話。
特魯法諾夫說了聲:“我們,是否可以讓他們及時撤退?我是說那些放火的同志,在放完之后馬上撤退?”
舒爾卡搖了搖頭,說:“不,他們不能撤退!”
“為什么?”
“德國人當然知道我們放火的目的是什么!”舒爾卡解釋道:“一旦他們撤退,德國人馬上就會跟上來滅火。對于建筑的火勢,很有可能只需要投幾個炸藥包,到時……”
接下來的事就不需要多說了,到時伊爾2會失去目標,計劃會因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