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舒爾卡就問:“我們有多少補充兵?”
“第一批來了兩百人!”安德里安卡回答。
“把他們全部補充進新兵營!”舒爾卡說。
“可是,舒爾卡同志!”安德里安卡反對道:“這樣的話,新兵營兵力太多,而其它營兵力依舊無法補充!”
“讓四營、五營派幾個教官去新兵營訓練!”舒爾卡說:“訓練幾周,然后挑走他們想要的人!”
安德里安卡“哦”了一聲,然后就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這樣一來就能保證四、五營的兵力需求……雖然可能還是無法滿足,但至少是他們訓練也是他們挑的,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兵。
“但這樣一來第三營就……”安德里安卡還是有些顧忌,因為好兵如果都讓四、五營給挑走了,那么第三營就談不上什么士氣和戰斗力了。
“第三營可以定義為預備營!”舒爾卡說:“就是為新兵適應戰場并進入正規部隊走上前線做準備用的,平時只執行低烈度任務!”
事情有時就是這樣,沒說開了就會有影響,說開了反而會好得多。
比這個第三營,沒有將其列為預備營用普通步兵營的要求去要求它,另一方面又不斷的進行“掐尖”的話,毫無疑問會使這個營士氣低落軍心渙散。
如果明明白白的告訴他們:你們就是用來給其它步兵營作補充的,好好表現才能進你們希望進的步兵營,反而會使他們爭先恐后的努力表現。
當然,如果有些士兵原本就不打算上戰場想要在新兵營呆到戰斗結束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當然,對于這部份“開小差”的戰士舒爾卡也有辦法。
“四、五營選完了就讓一、二營挑!”舒爾卡說:“如果哪支部隊都挑不上,就讓他們去排雷!”
“是!”安德里安卡應了聲。
這也就意味著新兵營的戰士必須想方設法進一個營,因為沒有人會愿意去排雷,尤其是德國人的“S”形跳雷。
同時這要求也不過份,因為第一營和第二營其實都是普通的步兵營,他們對兵源沒有很高的要求,如果連這個要求也達不到,那就只能去排雷了。
就在舒爾卡和安德里安卡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一名頭戴紅帽子的高個子上校貓腰走進了低矮的指揮部。
他掃了周圍一眼,然后徑直走到舒爾卡跟前敬了個軍禮,說道:“你好,舒爾卡同志!我叫基里爾洛維奇,這是我的軍官證……”
說著,基里爾洛維奇主動掏出軍官證遞到舒爾卡面前,說:“我奉命向您報道,我很榮幸成為第82步兵團的政委,希望我們以后合作愉快!”
基里爾洛維奇看起來十分穩重,說的話平緩而有力,第一時間舒爾卡就知道他是個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的政委……或許,這是因為赫魯曉夫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擔心政委會被舒爾卡給“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