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薩拉耶夫的同意,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
其實這件事薩拉耶夫也做不了主,如果說薩拉耶夫能做主的話,頂多也是對NKVD步兵第11師。
但改變編制這東西非同小可,一改就是把整支部隊(內務部隊以及內務部指揮下的邊防軍)全都改掉,否則在內務部內務如果還會有兩種不同的編制依舊會給造成混亂。
因此,薩拉耶夫第一時間就將這個問題向貝利亞內務部總部匯報。
內務部指揮的部隊數量不多,其中內務部部隊大約16萬,邊防軍大約15萬,總兵力不過三十余萬。
這些部隊通常情況下是由負責各地情報、治安的內務部局長指揮,戰時要把他們派上前線與德軍作戰就由內務部總部指揮并將指揮權下放到軍隊指揮官……軍隊指揮官其實只是分配任務,內務部軍隊一直以來都有相當高的自制權,指揮權其實還是內務部總部。
貝利亞收到消息后馬上就同意了這個建議,并且批示:“全權交由舒爾卡處理,他是個值得信任的同志!”
薩拉耶夫少將在接到這個命令時不由愣了下,因為內務部軍隊這東西可以說是非同小可,它幾乎就相當于貝利亞自己的私人武裝,內務部總部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還要堅持指揮內務部部隊的原因之一就是貝利亞不放心將這支部隊交給其它人。
然而,貝利亞卻愿意將內務部部隊訓練乃至整編的權力交到舒爾卡手里……這霎時就讓薩拉耶夫感到一陣陣頭皮發麻。
在此之前薩拉耶夫還不覺得有什么。
因為舒爾卡是“突圍英雄”,第82步兵團是一支擅長打硬戰的英雄部隊,那么內務部如果需要提升戰斗力減小傷亡的話,讓第82步兵團來訓練內務部部隊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因此薩拉耶夫也沒太把舒爾卡當一回事,就是因為聽說舒爾卡在莫斯科與貝利亞有接觸所以以禮相待。
但是,貝利亞一句“全權交由舒爾卡處理,他是值得信任的同志”,這話差點就把薩拉耶夫嚇壞了,貝利亞可從來沒有放心的把軍隊交到誰手里過……
不過這其實也是薩拉耶夫想多了,貝利亞之所以這么說并不是因為他相信舒爾卡到能把私人軍隊交到舒爾卡手里的地步。
而是因為舒爾卡是內務部體系之外的人,原則上舒爾卡是屬于軍隊的,因此幾乎不可能全面掌握內務部軍隊并擁兵自重對貝利亞構成威脅,更何況內務部本身就是情報系統的,舒爾卡的一舉一動都在貝利亞的監控之下,舒爾卡在內務部翻不起大浪。
政治和權力這東西有時就是這么奇怪,有時就越是“不可能得到權力的人”就越是容易得到權力和信任。
這一點在中國歷代王朝就一次又一次得到證明:
比如皇帝的直系親屬是有可能得到皇位的,于是他們最不受皇帝信任,兵權、指揮權等都不會落到他們手中,動不動還會招來殺身之禍。
反而是外戚(皇帝母親、妻妾一系的家人)更容易得到信任和權力,因為他們是沒有皇位繼承權的,皇帝認為可以將兵權放心的交到他們手中,于是就誕生了許多名將,比如衛青、霍去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