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不知道我有沒有猜對?”
朱可夫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多人都猜到了,毫無疑問,庫爾斯克突出部將是德軍有限進攻的首選地點!”
薩拉耶夫在旁邊問了聲:“如果我們都猜到了……我是說,我們在做準備的時候,德國人會不會改變他們的進攻方向或是作戰計劃?”
“不!”朱可夫搖了搖頭:“原因是德國人兵力不足、裝備不足、物資狀況也陷入困境。你們知道的,德國人此時在三個方向都有戰事,非洲、蘇聯,以及英國人對德國的轟炸……雖然英國人的轟炸只是隔靴搔癢,但至少牽制住了德國人一部份空中力量!再加上德國人在我們這遭受的莫斯科及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失敗,直接導致他們各方面都入不敷出!”
說著朱可夫就站起身走向地圖,然后指著庫爾斯克地區說道:“在這片地區,德國人形成了一個半包圍圈,這不僅有利于德國人進攻,一旦他們取得勝利,還能將戰線縮短250公里,并節省出18至20個師,以便把它們派到別的地方或是用于進攻。所以,德國人就算知道我們有所準備,他們也不會改變計劃!”
其實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德國人雖然有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之敗,但那都可以說是非戰之敗:莫斯科是因為寒冷的天氣,斯大林格勒則是因為錯誤的指揮(主要是希特勒兵分兩路同時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以及失利之后不愿意接受現實不讓第6集團軍撤退)。
在戰術層面上,德軍直到現在還擁有空中優勢,也就是說他們如果想打下庫爾斯克還是沒問題,就算蘇聯方面有所準備。
“會是什么時候?”薩拉耶夫磨拳擦掌的躍躍欲試。
內務部部隊就是這樣,他們被要求要有堅定的立場的頑強的意志,所以總是搶著上戰場……舒爾卡就自認沒有這樣的精神面貌。
“不會遠了!”朱可夫說:“過了這個冬天吧!你們有一個冬季的訓練時間!”
冬季的確不適合進攻,但是……
史上的庫爾斯克會戰并沒有那么快開始,至少不是春季,甚至不是夏季。
然后,舒爾卡就明白朱可夫這話中隱含的意思了。
“您的意思是說……我們會搶在敵人進攻之前進攻?”舒爾卡問。
朱可夫微微點了點頭,笑道:“什么都瞞不了你,舒爾卡同志!這也是我們需要緊急召集部隊到沃羅涅日的原因之一,我們不僅是要防守,更是要準備反攻!我能說的也只有這么多了,而且一切都還是未定……”
“我認為這是錯的,朱可夫同志!”舒爾卡說。
“什么?”
“反攻,我們不能搶在敵人之前反攻!”
“為什么不能?”
“就像哈爾科夫戰役那樣!”舒爾卡說:“如果我們搶在敵人之前反攻的話,會導致大量的傷亡,而德國人卻是以逸待勞。然后,等他們開始反擊的時候,我們就窮于應對了……這是一次教訓,不是嗎?我認為這一回,我們應該反過來!”
“你的意思是……先防守?”朱可夫說。
“是的!我們應該先防守!”舒爾卡很肯定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