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不會閑著,他們知道我們會進攻庫爾斯克!”
“那又能怎么樣?我們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敵人不知道我們的新裝備!”
……
其實德軍在這時期研發出的新裝備不僅僅只是“虎式”、“豹式”以及蘇軍指揮官猜到的那些東西,另外還有性能更先進得多的42型輕機槍,還有“黃蜂”突擊炮和“大黃蜂”榴彈炮,以及“斐迪南”坦克殲擊車等等。
這些新型裝備井噴式出現給了德軍進攻一派很大的信心。
希特勒沉默了好一會兒,良久才問了一句:“那么,如果我們不進攻的話,又能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考慮進攻其它地方!”古德里安回答:“但不應該是庫爾斯克,因為俄國人有整整一個冬天的時間做準備,他們會把庫爾斯克打造成一個完美的陷阱!”
“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進攻其它地方,我的將軍!”希特勒回答:“但進攻庫爾斯克卻不存在問題,因為它會讓我們節省下20個師!”
“這就是我想說的,元首閣下!”古德里安說:“我們選擇進攻,應該是出于戰略目的而不是能否省下兵力,如果為了省下兵力而勉強進攻的話,結果很可能會讓我們失望……”
希特勒再次陷入了沉默。
他知道古德里安說的沒錯,戰爭應該更多的從戰略目標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因為其它因素只有一個選項……因為如果只有一個選項的話,就意味著會被敵人拿住七寸。
然而希特勒卻又十分無奈。
因為進攻庫爾斯克的問題其實不僅牽涉到兵力問題,更重要的還有政治方面的因素:
因為斯大林格勒的失敗,國內已經出現許多不滿的聲音。
另外意大利和羅馬尼亞已經出現動搖,情報顯示它們內部都出現推翻現政權逃離戰爭的呼聲。
因此,如果不打一場勝仗的話,一場可以鎮住所有人并扭轉蘇德形勢的勝仗的話,希特勒在政治上將會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甚至還有可能分崩離析。
想到這,希特勒就說道:“我們任何時候都不應該放棄反攻,我的將軍!如果,你有更好的反攻計劃的話,我會認真考慮。但如果沒有,我們毫無疑問只能進攻庫爾斯克!”
“是,元首閣下!”古德里安無奈的回答。
這其實就已經決定了庫爾斯克的進攻,因為古德里安不是神仙,他當然沒有辦法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找一個所謂的“妥善”的進攻計劃,如果有的話,他早就提出來了。
不過就算希特勒這么說,但他心里其實依舊沒拿定主意。
在這方面他與斯大林十分相似,都是先做好準備然后等到時看情況再決定是否要發起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