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么會愿意?”
“老朱總是說他是個生意人,說話直,還不中聽。不過每次他質樸的語句卻往往成為我的明燈!”蘇柏衫很是懷念,“他說‘沒名氣的時候,那是我們求著人家給口飯吃。等你有了名氣,那就是別人搶著給你塞錢。
“‘所以你只管朝著成名路上窮追猛趕就行!等你有名了,我還怕賺不到錢?你要是猶豫了,那才是讓我的投入打水漂!’”
“外公當年還是一個清高的文人吧?”
“是啊!現在世故啦!”
“那外公覺得,現在還有多少清高的文人?我們又能收到多少?”
“你的意思是,做概念?”
“不單單是做概念,而是做‘隱含概念’,不明說,旁敲側擊地來!”
“你這丫頭想給人家貼標簽,還不讓人家察覺,賊了點吧?”
“穆林說了,這叫腹黑,不一定貶義,得比別人厲害!”
“你們這些孩子們,盡說些我們老人不懂的話!快被你們淘汰了啊!”
“外公,你有個朋友投資了一個訪談節目吧?”
“你又打什么主意?”
“您能去當嘉賓嗎?聊一聊創業史!”
“網頁上不是都有?”
“不是官方網頁那種書面化,沒有感情的東西。我想讓你聊你的打拼史,你從來沒有公開過自己的艱辛的創業心路歷程。
“來個獨家,最好再來幾句經典臺詞,可以到處隨時隨地引用的那種。”
“你這是連外公都算計上了?”
“這哪里是算計?只能說是低成本,互惠利的營銷手段而已!”
“那要是觀眾不問這問題呢?”
“那我去找個托兒?”
“托兒?”
“您不知道問題都是事先過過稿的嗎?”
“……”
不管林葉要他干啥,蘇柏衫能做到的,必然不會拒絕。不過這個小丫頭,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那那些個大人物呢?為什么一定要我去讓他們一起出面參與?”
“我們自己弄,弄再大也就是個民間的活動。他們參加,帶著自己的官方資源,就一下子變得高大上了不是嗎?
“電視上重復打廣告,費資金,還不一定有成效。但是如果全國各大院校都收到教育局的通知,說讓參加松苗的征文比賽,效果肯定不同了吧?
“文化局可以在電視上發免費公益類和文教類告示,我們去占一個我覺得挺好!
“還有就是如果能在教育局和文化局各找一個當特邀評委,也比單單用松苗的金牌編輯更有吸引力吧?
“有些東西,要的不單單是實力,得把噱頭也都做到位才行不是嗎?”
“是是是,我的小祖宗!你真是會給我找活干!”
“利潤大頭你在賺!”
“你這丫頭,得理不饒人!”蘇柏衫笑笑,“我會給你辦妥的!”
“電視訪談也要跟進,趁熱打鐵,火燒旺點兒。”
“好!你說什么都好!”
“嗯,外公最疼我了!果然是親的!”
“哈哈哈哈!親的!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