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你這么說法,邏輯能成立!哈哈哈哈!對了,我覺得你說的這些挺有意思的,聽誰說的?”
“上次包餃子,跟談斯文聊天兒,他吐槽的一些海派文化的有苦難言。”
“來來來,分享分享!”
“說到海派文化啊,還是要追溯到海城人文的形成……”他們又開始了海闊天空的交流。
海城在600多年前就是個小漁村,后來周邊的繁榮城市開始了在海城經營,出海,慢慢地,城市形成。
這個城市里大多都是語言不通的江浙話,慢慢地,為了交流方便,再加上滬語,形成了現在的海城話。所以,海城話沒有書面形式,完全就是為了交流形成的語言體系。
之后這些用著這些話語的人,就自稱海城人,揭開了海城風格的開端。海城自古都是移民城市,本地居民能夠達到20%就算多了。
來海城扎根的人,則大多都是打拼淘金。打拼的人最怕啥?無非就是賺不到錢,或者賺到了又破產,亦或是有錢了沒命花,全都捐給藥廠。
所以海城人在別人的眼里就是,怕死,怕生病,摳門!海城人認為其實這也沒啥錯啊!賺錢不容易,能在打折時候花50塊錢買一條裙子,為啥要花100?當冤大頭呢?那叫不會過日子!
再說一個最受鄙視的一點,叫排外。說實話,這海城就沒幾個海城人,排外個啥?還不是自己排自己的老鄉?
比如說吧,一個第一代海飄,到了海城,吃飯時候不洗筷子,不擦手。這海城同事就說了,怎么這么不講衛生?好了!這人排外了!
然后他會時常聽到大家說這個不能多吃,會膽固醇高,那個不能多吃,骨質酥松,那個不能多喝,肝硬化……聽一次兩次可以當耳邊風,你聽個一年兩年,估計就潛移默化了!
然后喝酒只敢喝到微醺,而且只要喝過一口,就堅決不開車,不是找代駕就是叫出租。為啥呢?怕酒駕出事兒唄!扣分吊銷執照不算,還要賠錢,花醫藥費,萬一缺胳膊斷腿的,請病假還要扣錢!
而且出門被人嘲笑好久這人酒駕!名聲都會臭好久!怎么算怎么不劃算啊!
接著這人聽慣了隨地吐痰會傳播病菌的話,在步行街上就阻止人家吐痰了,還帶人認識垃圾箱旁邊的痰盂,煙灰缸。好了,完了!這海飄第一代也被掛上排外的名聲了!你說他冤不冤?
兩年前他是被排外的角色,兩年后就成了排外的主角了!所以說,其實你不用成為海城人,只要你沾染了海城人文一段時間,你就變成了海派文化的一員,入了骨血了!
人創造環境,然后環境再改變人。那么多代的移民塑造了海城文化,海城經濟,怎么是一句排外能夠概括的?應該是說,海城生活的人,有一種把所有來到海城的人,都染成海城血統的魔力!
談斯文當時說,海城是魔都,那就是因為別的地兒沒這個影響力!海城人愛管閑事兒啊!
你走路趕時間,想穿個紅燈,就會有人拉住你,讓你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你四下看看,哪里來的車?再看看周圍,沒車也沒人過馬路,神經病呢?腦子是方的?怕死到這個程度?
不過疫情當前,這些個怕死的小毛病,倒成了優勢了!因為怕死,怕生病,怕燒錢,海城居民,不管是老市民還是新海飄,都遵循著沒事兒別出門,出門戴口罩的原則。
還有一點啊,就是海城人不怕窮,開著私家車還哭窮的比比皆是,但是最怕的,就是被說懶!你要是一被打上懶的標簽,那你就喝西北風打光棍吧!
而且海城人啥不滿意都能歸成懶!要想不懶,還真是難!所以大家一刻不敢松懈啊!
就說你長得不好看,那是因為你懶,不打扮!你說打扮不來,那是你懶,不肯學!長得胖,那是你懶,不肯減肥!
你找媳婦,沒車沒房沒關系,但是你沒有將來五年工作計劃,沒有拼勁,那就不行!那是懶!沒有人肯把女兒嫁給你!
你找婆家,結婚以后工作不工作,那是大家商量著來,但是你結婚前沒有工作,那是坐吃等死在啃老。沒有海城男人愿意娶一個這樣的女人!
海城缺啥都不缺兩條腿會努力的人,你懶,咱就看不上!再說海城男人沒骨氣,那也是真的!
海城男多女少,女人金貴著呢,而且女人很多都比男人能賺錢,你不巴著點兒,人家要你干嘛?自虐呢?
男人找到一個女人不容易,還不供著?給自己選了寵著的女人低個頭咋了?一不死人,二不傷身的,計較那么多干啥?和氣才能生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