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瀅昨夜破身,行動有些不便,走路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慢慢走著。
聶祁氏看見聶嗣完婚,心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之前她就擔心自己兒子有龍陽傾向,如今看來卻是自己想多了。
對上官瀅她也是十分滿意,出身不錯,且一舉一動禮儀有度,十分有大家閨秀模范。
上官瀅跟在太后身邊已久,學的都是正統的宮廷禮儀,加上她氣質清冷,不怒自威,十分有大婦風范。
問安之后,聶祁氏拉著上官瀅去說體己話。剩下聶嗣和聶抗留在正堂說話。
“嗣兒,你打算何時回櫟陽祭祖?”
聶嗣作為大宗少君,他完婚以后要去宗祠祭祖,然后將上官瀅的名字刻在宗籍上,確認他們夫婦為下一代聶氏主人的身份。
“越快越好。”聶嗣道:“孩兒如今久留雒陽毫無意義,不如早些回櫟陽熟悉族中事務。”
這確實是他的心里話,眼下雒陽已無他晉身之機,且酆朝天下猶如烈火烹油,他繼續留在這里沒有多大用處。
聶抗頷首,言道:“也好,你早些回去,櫟陽那邊也能有主事之人總掌族內事務。”
“父親打算何時回去?”
“我?”聶抗哼笑,“現在還不是時候,得再等等。”
聶嗣知道他父親是個聰明人,能明白當前的形勢,所以也沒有再勸。
頓了頓,聶抗提醒道:“既然你已完婚,那就盡快給為父生個孫子,等以后為父辭官回鄉,也好含飴弄孫。”
“孩兒明白。”聶嗣輕輕一笑,他也有些期待自己未來的孩子。
不日,聶嗣攜新婦回歸范府。隨后的幾日,聶嗣將雒陽好友拜訪一遍,然后上書朝廷,以祭祖為由返鄉。趙無傷和鄧亥欣然同意,準他返鄉。甚至,何時回雒陽也沒有提。那意思很明顯,最好這輩子都別回雒陽。
后聶抗暗中發力,大司徒正式任命聶嗣為櫟陽縣令。
一個十九歲的縣令,國朝史上最年輕的縣令。
不日,聶嗣帶著任命文書,攜妻子上官瀅踏上返回櫟陽路途。隨行的有母親聶祁氏,聶垣、聶桓、祁氏一門,范瓘,以及上官瀅的妹妹瑤妲等人。
他并沒有直接返回櫟陽,而是繞道河東,看望了大父安邑侯之后方才返回櫟陽。
酆朝嘉德六年三月,北地,彈汗山。
肅慎人起于彈汗山,以‘熊’為圖騰。肅慎人的崛起歷史就是一部北漠地獄史。他們從棲息在彈汗山的小部落壯大成帶甲五十萬,民眾近兩百萬的龐大族群,靠的就是永無止境的殺戮。他們屠戮草原其他部族,殺掉敵人的成年男子,留下小孩為奴隸,搶走女人作為戰利品,不斷擴充人口。
和白狄不同,肅慎人對部落的劃分界限沒有那么清晰。他們的最高首領名喚大祭主,既是肅慎的最高首領,同時也代表著肅慎的降世神明,有種****的味道。
在大祭主之下,為左右賢王,左賢王是大祭主繼承人,相當于酆朝的太子。右賢王是大祭主親族所出,類似三公。在左右賢王之下便是各大骨侯,肅慎人只需要勇士,不需要文士,所以沒有文官,骨侯是肅慎族內的勇士擔任,統帥大軍兵馬。
現任大祭主名叫屠樓伏尸,屠樓是肅慎大祭主一脈的姓,代表至高無上之意。
彈汗山腳下大營,肅慎人迎來了酆朝商隊。別看肅慎和酆朝在北疆打得不可開交,但實際上雙方都允許商隊互通。肅慎人需要酆朝的鹽和油以及絲綢衣裳,生鐵等物。酆朝人需要肅慎人的動物皮毛,草藥,甚至是戰馬。
巨鹿王冊封的肅慎校尉茍瑁,就這樣穿過幽州,來到彈汗山腳下見到了大祭主屠樓伏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