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朝嘉德七年正月十二,豫州、梁國項縣。
項縣東北兩里,有一座小型城郭,即百尺堰,屬于項縣臨近百姓聚集點。不過因為豫州災害,這里已經沒有多少百姓,剩下的要么是鰥寡孤獨,要么是殘疾傷病。年輕力壯之輩,要么參加起義軍,要么外出逃離豫州。
柳濞年逾四十,身材普通,作為大司馬部下,南北軍將領之一,他原以為自己這輩子只能在雒陽待到老死,沒想到大司馬給他機會,讓他領兵出征。
他很珍惜這次機會,所以自出兵以來,夙夜憂嘆,唯恐大軍有所閃失步入龐痤后塵。好在,龐痤的悲劇沒有落在他頭上。穩扎穩打之策進行的很成功,王崇贊在他的進攻下毫無還手之力,一退再退。
“將軍,哨騎來稟,前段時間在西北之地發現大量難民。”謀主劉玢在旁說道。
“都尉覺得那是難民嗎?”柳濞嗤之以鼻,“豫州大災至今,耕作荒廢一年,能逃的幾乎都已經逃走,不能逃的要么已死,要么茍延殘喘,剩下的都是什么東西,都尉還不清楚嗎?”
“將軍明鑒。這不正是說明,我們的計策已經成功,縱使王崇贊化整為零,四處收攏災民,可若是他沒有糧食,災民能為其劍,同樣也能索其性命。將軍,若是屬下所料不錯,王崇贊襲擊百尺堰之日不遠矣。”
“我等他那么久,他若不來,我會很失望的。”柳濞道:“亂賊終究是亂賊,成不了氣候,待剿滅王崇贊和呂信之后,本將當上書大司馬,請命拿下反王!”
劉玢呵呵一笑,并未言語。
三日后,王崇贊困于糧荒,率領八萬草頭軍攻打百尺堰,結果柳濞早有準備,以輕騎繞后襲擊王崇贊兩翼,而后又在項縣一帶埋伏大量伏兵,一戰而大勝王崇贊,斬其麾下大將劉永德,誅滅從賊之人五萬余,一時間威震豫州!
“將軍,王崇贊趁亂偽裝成卒,已逃。末將未能擒下那反賊,有罪。”大胡子將軍牛道榮單膝跪在柳濞面前。
“牛將軍不必自責,此番吾等盡誅賊首,殺進反賊,諒那王崇贊也掀不起風浪,請起。”
“謝將軍。”
柳濞目光從牛道榮身上轉移至輿圖上,言道:“如今王崇贊已敗于吾手,豫州之賊,還余呂信,諸位以為,吾等是否該進兵?”
“將軍,此番大勝,還當稟明朝廷,待朝廷之命。”劉玢輕聲提醒道:“將軍,龐痤冒進之事還歷歷在目啊。”
柳濞點點頭,“都尉說的有理,我差點因貪功而行險招。”
“來人!”
“在。”
“速速將大捷消息,送于雒陽!”
“唯。”
譙國,譙縣。
“老兄,王崇贊那邊沒了。”王偃面色凝重。
尖峭下巴的男子撇了他一眼,“這有何奇怪的,王崇贊奪潁川與襄城二郡,一心想攻陷雒陽,顛覆乾坤,朝廷豈會放任自流。似龐痤那樣的武將畢竟少有,柳濞行軍異常穩健,設伏敗王崇贊,無甚奇異之處。”
王偃頓時哭笑不得,這都什么時候了,用得著這么鎮靜么。
“老兄,王崇贊一死,柳濞下一個攻打的肯定是我們。呂將軍現在已經急得發暈,我們該怎么辦?”
“急得發暈?”男子好笑道:“用得著說那么嚴重么。”
他緩緩站起身,伸個懶腰,輕松道:“放心吧,你們家將軍不會死的,有人坐不住了。”
“誰?”
“你家將軍的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