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這話倒也不全對,因為這道士要的,乃是那虛無縹緲的愿力。”
“愿力?”
“心有所愿,自然會誕生愿力,此愿在心中積攢的時間越長,實現之時,產生的愿力便越大。”林千鈞邁步上前,看向眾人道:“不知諸位可有心愿?”
他的忽然到來讓這些人都有點驚訝,但隨后都反應過來,本著尊重出家人的原因,一一執禮。
“我想成為多魚鎮最有錢的人行不行?”一個人大著膽子問道。
“此愿超出閣下的愿力支付范疇,故此貧道無法實現這個心愿。”林千鈞搖了搖頭道。
“那我能實現什么愿望?”那人疑惑道。
“價值兩個銅板的愿望,都可以。”林千鈞笑了笑,直接說道。
“好,那我要兩個銅板。”那人直接回答道。
話落,一道因果線從那人身上與林千鈞鏈接,林千鈞笑了笑,讓李御從空間戒指中取出兩個銅板遞給了那人。
因果線上,一縷微不足道的愿力從那人身上傳輸到了林千鈞身上,因果線也在之后隨之而斷。
旁邊的人見林千鈞真的掏錢實現人心愿,于是紛紛上前,欲要占這個便宜。
林千鈞來者不拒,慷慨解囊購買這些人的愿力。
如此行為,要是被正統的佛修見到,肯定要大罵邪道。
但林千鈞卻不以為意。
愿力,說白了就是人對某件事的執念之力。
執念越強,這股力量也就積蓄得越多。
而一旦心愿實現,這股執念的力量就會在瞬間得到提純然后化作愿力。
如果沒有人收集愿力,這東西就會隨著人的心愿實現而自然消散。
愿力的修行者,本質上就是收集這種愿力的修士。
林千鈞此前所獲得的《菩提宏愿經》就是一種收集愿力的修行之法。
而且這玩意兒不只是收集他人的愿力,還能收集自己的愿力。
修行此法,便可以通過給自己定下宏愿,然后在實現宏愿的過程中源源不絕的獲取愿力。
比如神話傳說中的某位菩薩,其定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宏愿,于是他便能在鎮守地獄,度化地府陰魂的過程中不斷獲取愿力。
這種宏愿對修行愿力的佛修來說,算是最狠的一種了。
因為成佛是佛修最大的心愿,而立下這種心愿,幾乎等于放棄成佛。
無大毅力,大恒心,大智慧,大執著者,是絕對不可能立下這種宏愿的。
總而言之,越困難,越是讓你執著的心愿,便能獲取越多的愿力。
所以有一部分佛修往往喜歡在最后關頭才救人于水火。
雖然美曰其名是歷經苦楚才能覺悟,但實際上就是想多養一會兒,以供自身獲得更多的愿力。
就在林千鈞不斷收割愿力的時候,不遠處兩位身穿誅妖司黑色官服的男子卻在遠遠的觀望。
其中一個身高七尺,面目剛毅,眉心有著難看疤痕的男子道:“蕭峪,你說這道士這樣收集愿力修行,會不會入魔?”
在他旁邊的是一位面目相對而言比較清秀的青年,聞言,蕭峪回答道:“不知道,不過這些和我們沒關系,魚妖的事情還沒處理完呢,程業清你可別又多生事端。”
“放心,我就是問問而已。”程業清擺了擺手道。
“那就好,我們走吧!!”蕭峪點了點頭,隨后便領著程業清離開了這處有些熱鬧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