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全球變暖就不好了?
這個年代的冬天是真的冷!小風吹在臉上就跟刀割一樣。
沈光林趕緊裹緊了羽絨服,并且把雙手插進衣兜里,帶上帽子,這才跟著劉浩哆哆嗦嗦的出發了。
他們局所在的位置是東城分局,出門不遠就有賣早餐的攤位棚子。
花樣并不算多,但是也不少。
一樣一樣的仔細看去,有小豆粥,豆汁,豆漿,豆腐腦,還有油條雞蛋灌餅和焦圈。
分量最足的是雞蛋灌餅,用的就是炸油條的面,拍打成正方形,放油鍋里炸熟,用小刀切一個口,把雞蛋灌進去,再重新炸熟。
看著就很有食欲是不是?
大師傅守著油鍋正在扯油條,動作熟練的很,拍拍打打的也不怕手冷。
好一鍋熱油,黑的發亮,看著跟瀝青一樣,只是沒有瀝青粘稠。
油條個很大,炸出來顏色倒是很不錯,聞著也是香味撲鼻。
劉浩沒有買雞蛋灌餅,他拿出錢和糧票幫沈光林打了一碗豆腐腦,然后每人一根油條和一個焦圈。
一個雞蛋灌餅跟三根油條一個價,劃不來。
不過,這時候的早餐也不是亂定價的,這是國營早餐店。
在這個年代,即使是開早餐飯店的和修自行車的,他們都是國家的公職工作人員,現在基本上還不允許有私營經濟。
不過開啟私營經濟的時代也來了,最開始的原因是因為知識青年回家之后街道并不能合理安排工作,也沒有那么多“接班”的職位,再不讓他們賺點零碎錢,只能逼著他們去死。
“這油條是摻了明礬和面炸的吧?果然比超市里賣的那種好吃多了,真是地道。”沈光林假裝自己也很懂油條的樣子。
“是吧,我也覺得咱京城的早餐倍兒地道。”
劉浩一副深以為然的樣子。
品嘗過油條之后,沈光林順勢喝了一口豆腐腦。
我去!
這個鹵子什么味?
這鹵子明顯不是為他這種南方人準備的,里面似乎全是醬油,又咸又齁。
只是第一口,他就不想再繼續喝了。
“咋了沈哥?”
“沒事,這個,味道很沖呀,我以前吃的豆腐腦都是甜的,咸的豆腐腦還是第一次,這個勁頭有點沒緩過來。”
“哦,那你慢慢的喝。”
兩個人不再說話了,劉浩埋頭苦干稀里嘩啦的很快就把早餐給吃完了。
回頭一看,沈光林只吃了一根油條,焦圈也只吃了一點點。
“浩哥,我飽了,謝謝你的早餐,張叔說先記在單位的賬上,回頭我想辦法還你。”
沈光林看劉浩吃完了做勢起身欲一起走。
“你這就不吃啦,多浪費呀”劉浩看著一整碗的豆腐腦心疼不已。
忍不過,他拉過碗,也不管這是不是沈光林吃過的,幾秒鐘就把焦圈和一碗豆腐腦全部干進了肚子里。
“舒坦,原來豆腐腦真的要吃兩碗才會更過癮。”
淳樸!
這是沈光林對劉浩的真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