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就沒什么事了,先午睡到自然醒,然后去李莉妹妹的課堂等下課一起約晚飯。
時間恰的很準,沈光林只在門外等了一小會,她們就下課了。
這個年代的學生并不缺乏禮貌,之前英語課堂上的那一出確實是他們不知道有這個禮儀。
這不,才上了幾堂課,已經有不少同學從教室出來的時候跟他打招呼了:“沈老師好。”
甚至,李莉出來了,她也說了一句沈老師好。
“好什么好,不要叫老師,要叫哥哥,光林哥哥!晚飯怎么解決?想吃點啥,哥哥請你。”
現在的沈光林財大氣粗,就是去西直門外的老莫西餐廳吃西餐也不在話下。
話說沈光林還真的沒去老莫吃過飯,光聽說那里有多高端了,沒去見識過。
“還能怎么解決?去食堂吃唄。外面的飯菜還沒食堂的好吃呢,難道還能自己做呀?真有點想念花姨做的飯菜了呢。”
李莉語氣輕柔,像極了撒嬌的小妹子,幾天沒見,整個人也更加漂亮了。
長得好看的女孩子無論做什么動作都好看。
李莉跟沈光林也算是很熟了,她知道這個人就是沒臉沒皮的,跟他也不用說什么客氣話。
“你還別說,咱還真能自己做飯了。我可是把柴米油鹽都買齊了,以后上自習課要是餓了,可以隨時去我那里加餐吃宵夜。”
沈光林甚至還想說,要是嫌晚還可以留宿的,哥哥絕對不會超過三八線,不信你就試試。
“哦,對了,我那里有上好的牛肉,要不咱們去吃鐵板煎牛肉吧。”沈光林繼續給出著建議。
牛肉是個好東西。
這個年代牛肉消耗量其實并不大,因為油水少,一般人也不愛吃。
不過李莉不是一般人,她想著西方都愛吃牛排,這個確實可以嘗試一下,順便認識一下西方禮儀。
“好呀,那今天就去吃煎牛排!”李莉自動過濾了沈光林說的是牛肉而不是牛排。
其實在英語中,牛的各部分肉,只要夠厚,都可以叫牛排。
不過,一個女孩子家家,直接去男教師宿舍總是不好的。
李莉叫上了自己的閨蜜,一個叫做宋小雨的荷蘭姑娘。
兩個人一起走,會有別人說閑話,三個人一起走就不礙事了。
沈光林以前也是這么想的,所以他狀態好的時候特別愛三人行。。
“沈老師您好,您在課堂上講的俺都沒聽懂,下回上課的時候能不能說的慢一點?中不?”
小雨姑娘說話確實質樸,第一句話就是讓沈光林去改變教學方式的。
“中!”
沈光林給了承諾。
他覺得中原官話還真是蠻有意思的哈,要是袁大頭不死,是不是它就成為全國普通話了?
“小雨,咱們是大學生了,到了京城要說普通話,就不能再說‘俺’了。”
李莉對好友糾正很多次了,效果都不好。
沈光林不同意她的觀點:“普通話最沒意思了,俺是金陵人都不蠻會說金陵話,從小就沒這個語境。”
沈光林成長的年代是一個普通話全面普及的年代,尤其是在城市里,會說方言的孩子已經不多了。
小雨覺得沈老師是個好人,知道維護人的尊嚴,不過她也知道自己應該學好普通話,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一路說說笑笑,三人很快就來到了沈光林的宿舍。
隔壁鄰居趙老師正在過道里溜娃。
“趙哥,晚上一起吃飯呀,我這回準備了好多生牛肉,煎著吃味道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