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經常一起上自習她是知道的,但是并不知道他們竟然瞞著自己看電影去了,而且還有了突破。
李莉看到姐姐,突然覺得有點難為情,“你們看電視,我洗澡去了,今天出汗了。”
沈光林壓根沒有一點被捉住的尷尬,“還有飯吃嗎?我還有點餓了。”
“有的,鍋里有給你留的燉大骨,骨頭油都給你留著呢。你是不知道,沒想到京城的燉大骨這么便宜,幾乎不怎么要錢,在羊城想買大骨棒跟豬肉差不多錢。”繡花大姐每天都給沈光林留飯,即使他不說,她一樣會做的到位。
妹妹洗完澡就沒再出來,直接就在李莉的房間里睡下了。
沈光林吃了一碗飯,又喝了一碗湯,并且陪著李蓉和繡花姐把電影看完才去睡。
這個年代的電視可不是24小時放映的,晚上10點半11點就沒信號了。
沈光林回去睡覺,他躺在床上,想著另一個問題,要不要再買一套房呀。
雖然南房還有十幾間沒有用處,不過,多一套房子就是多一套保障嘛。
第二天一早,沈光林起床晨跑。
一口氣跑到學校又跑回家里。
他覺得自己真的要練好身體了,不然等到心愿完成的那一步,反而讓李莉給小看了那就不好了。
沈老師不是不行,他可以的!
今天沈光林有課,并不是英語課,而是院長給他上研究生課。
課堂就在物理系的實驗樓里。
其實這個時候京城大學的科研條件相當落后,學校里用于科研的經費也真的不多。
十年運動期間是沒有科研經費的。
從1978年開始,教育部、國家科委,財政部決定,從科技三項的費用中給高等學校撥款3000萬元,用于重大科研和試驗、試制,這才開啟了高校擁有科研經費的先河。
到了1979年,高等學校的科研經費有較大增長,科技三項的總費用達到了驚人的4500萬元,增長了50%;
1980年,也就是今年,由國家科委根據國家下達的重大科研項目撥給的科技三項費用為4692萬元,增加不多。
不過,從今年開始,在教育事業費中給安排了高等學校結合教學自選題目的科研經費專款,占比大約為5%。
除此之外,還有各單位委托高等學校進行科學研究相應撥給的科研經費,1979年,教育部直屬的高校獲得的資金為3787萬元。
高校還有最后一項收入,那就是高等學校研成果轉讓和科技服務所得收入,這部分收入按照規定全部留歸學校使用,而中央部門所屬高等學校從1979年至1980年獲得的所有轉讓經費為1369萬元。
也就是說,全國高校全年的科研經費投入加起來都沒有超過1個億,指望這點錢跟國際名校進行競爭,真的很困難。
京城大學還算好的,起碼做實驗的時候能夠每人一條試驗臺,道具雖然簡陋,但是能用。
一般的學校,能夠有本書用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老師們和高年級的同學們想進行實驗,只能等企業有委托任務,根據企業的要求一起研發一起學習這條路了。
這個時代,沒有互聯網,沒有搜索引擎,沈光林就是想編寫論文,也全部要靠手動翻書,靠腦子回憶。
如果有互聯網,他分分鐘就可以整一篇查重率不高的論文出來。
科研的道路是如此的舉步維艱,也怪不得一些同學看到國外的先進條件之后就不愿意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