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與地壇》中史鐵生的寫法: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甩開萬道金光。
學校到了,沈光林先去了物理系放了自行車,然后帶著李蓉去了化學系。
這次接待的主體單位是化學系,畢竟來的都是化工專家。
看到人到了,化學系的接待干事開始給他介紹化學系的光榮歷史:
“京城大學化學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格致科化學門。
在1923-1924學年化學系已經開設有普通化學、有機化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學...等21門課。到了1929年...;1937年10月,化學系遷校...;1946年10月,學校遷回北平,化學系...”
“嗯,好有歷史感。”
沈光林強忍住不適和不耐煩繼續聽下去,這根物理系的簡介有什么區別。
接待干事卻仍然不依不饒:“沈老師,我希望你能做到心中有數,面上不慌,以化學系為榮,以京城大學為榮,這是本次接待大綱,你看一下。”
沈光林接過來,大致瀏覽了一下。
好細致,扶桑專家團什么時候下飛機,什么時候到酒店,什么時候來學校,誰陪同,誰翻譯,上面列的一清二楚。
這是領導人來訪嗎?
隨他們吧,沈光林就當時看戲了。
一會兒工夫,來的人更多了,都是些沈光林不認識的中老年學者。
沈光林不是一個熱衷社交的人,他沒有去打招呼,帶著李蓉坐在角落里。
負責行政工作的副院長過來了:“誰是沈光林老師,誰是物理系的沈光林老師。”
沈光林就笑了,你們搞的這么隆重,難道不知道今天的主角是我嗎。
不過,沈光林明顯笑的早了。
他剛站起來,跟副院長打過招呼:“我,我就是沈光林。”
副院長的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差起來,年輕就算了,他對沈光林仍然是一副休閑打扮很是不滿。
“沈老師,今天有重要接待,難道你不知道嗎?”
雖然沈光林這個打扮很帥,但是不得體呀。
更加不得體的是他還帶著一個小姑娘,那個小姑娘也是,一雙素白球鞋,一條鉛筆牛仔褲,白色素花短袖襯衣,洋溢著青春美。
這個打扮拍婚紗照不錯,搞接待不合適吧。
“不行不行,你趕緊回去換身衣服,還有,無關人員不要出現在這里。”
他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在說李蓉,她的出現不合時宜。
“不是,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學者來訪吧,現在還不是工作時間呢,我假期過來加班,為什么還有這么多要求?”
沈光林不高興了,又不是見國家領導人,要不要搞的這么正式,而且,強勢地位的應該是自己這一方才對呀。
“沈老師,你這樣做接待工作,是會造成國際影響的!這樣會影響到化學系的聲望,是要犯錯誤的!”上綱上線是這個時代人們對于不服從他們工作人士的一種威懾。
“那我走了,我是物理系的人,不受你們化學系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