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這一年時間里,沈光林在學術上真的是無往而不利。
很輕易的就拿下了一個又一個高峰,甚至,還拿下了妙高峰。
他覺得,也是時候去搶占科技發展的高地了,自己不去搶占,被別人搶占了那就晚了。
在會場的時候學者們還沒什么感覺,覺得也就是一項普通的理論而已,但是等他們看到論文的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
尤其,他們還有條件進行驗證。
尤其,驗證起來還不太困難。
那些困難的科學發現沈光林一個都沒有去發現,先把簡單的拿到手再說。
他要讓人覺得,沈某人就是思維敏銳,想法獨特,善于總結,精于思考,這才發現了納米效應。
因為,這本身就是平平無奇的呀。
看了沈光林提出的納米理論之后,很多學者甚至根本不用去找太多佐證,很多原本想不通的道理現在全明白了。
納米現象在自然界中早就存在,而且納米材料應用的歷史也很久了,只是大家不知道作何解釋而已。
沈光林打開的這道大門,甚至讓很多秘方失去了秘密。
原來,這就是納米材料的原因呀。
這簡直太厲害了。
要說發現它很困難吧,真的不難,因為它本來就存在。
要說不難吧,世界上那么多科學家,沒有誰站在這個角度上想過這些問題。
宏觀物質和微觀粒子的界限在哪里,原來就在這里。
沈光林以一己之力,為全世界的科學家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大門。
人們隱隱的預感到,材料,生物,機械,電子,這些學科都要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之前還有人吹捧說,沈是20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
原本大家都不愿意承認。
畢竟,他這么年輕,還沒見到有什么震驚世人的成果,也就是懟了一圈人而已,怎么就成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了。
“偉大”也太不值錢了吧。
但是現在,在崇拜小巧的扶桑,沈光林真的打開了一個更精更細更小的世界之窗。
從這個窗口看進去,大家能夠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所有人都心潮澎湃,情緒難平,沈桑還有什么藏著掖著的,說出來吧,我們等不及了。
中間平靜了一天。
中間又平靜了一天。
演講結束的第四天,無數的記者圍著麗思卡爾頓酒店,他們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散漫,一副世界大戰即將開戰的樣子。
他們都是來堵沈光林的。
因為,就在今天,扶桑影響力最大的三大報紙《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刊載的內容全部是沈光林,而且給出的還是頭版頭條。
《納米科技震驚世人!》
《物理天才的震驚發現!》
《不一樣的新世界!》
......
沈光林卻沒有在酒店出現,他陪著李莉游玩dj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