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貨不但是個物理天才,還是個語言天才。
中文就不說了,德語,英文都很不錯,甚至已經可以手寫論文了。
沈光林引以為自傲的論文撰寫能力,在他這里......
還是比他要強不少的!
這畢竟是沈光林吃飯的技能。
當天才遇上外掛。
掛比勝。
這就是沈光林能做大學教授,張守盛還只是學生的原因了。
書寫論文也是有套路的,這個張守盛略懂,但是他寫的還是不如沈光林寫得好,這也是事實。
經過沈光林的指點,小張同學覺得收獲很多,進步也很快。
在此期間,沈光林也是不遺余力的向他推銷著自己的實驗室:“學成就要回國,咱們國家能夠培養出來一個人才不容易,回去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小張沒有什么不同意,但有點不知道怎么跟老楊解釋,畢竟已經答應做他的學生了,而且老楊已經幫他運作獎學金了。
“你就留在柏林讀博士怎么樣?我過來混個教授當當,招收你做我的博士生。”
“我再想想。”
反正距離畢業還有一年時間,可以慢慢考慮。
不過京城大學沈光林實驗室的編制終于有了好去處,新加入的成員就是小張——張守盛同學。
工資不會很多,獎金可以很高。
“你是怕讀書沒錢嗎?且看我用兩周的時間幫你把十年的學費給賺了。”
小張不信,他現在還沒有開發出賺錢技能,而且德國是不流行勤工儉學的。
說干就干!
沈光林講座技能開啟!
就從西柏林開始吧,繞德國一周,分別是柏林自由大學,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漢堡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
沈光林把自己的演講稿內容發過去,對方立刻就同意了。
德國人是很實際的,你言之有物,我就會特別歡迎你。
一口氣敲定了6所知名學校,預計收益100萬馬克,終于可以干很多事了。
還好,這個年代的西德并不**,反而有點無視,真正帶著兩副眼鏡的大多是后來合并之后的東德人。
他們在合并之后,最看不得的就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好,因為他們失敗了,也希望其他人一樣失敗。
現在不是談意識形態的時候,科學是不分國界的。
沈光林這個東方學者來了,而且他帶著全世界最頂尖的物理理論來了,大家不得不重視起來。
價值15萬馬克的一堂課,值得認真聆聽。
等布置好關于嗜鹽菌的研究課題,沈光林決定開啟自己的巡回演唱會了。
第一站自然就是柏林自由大學。
現在沈光林的助手有兩個,其中一個是欲暖床而不得的小姑娘王瑞,另一個就是物理天才張守盛。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有一個好助手實在太舒服了!
第一場講座順利結束,講的又是納米科技,這個熱點可以吃一輩子。
等講座結束的時候,小張負責的總結報告也已經寫好了,沈光林講了哪些內容,提了哪些見解,臺下觀眾問了哪些問題,他記得一清二楚。
甚至,有些觀點,他還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這就很好啊,很有潛質!
沈光林對小張更喜歡了。
都還沒等巡演開始下一站呢,曼斯坦因告訴了沈光林一個不好的消息。
劍橋大學醫學研究委員會分子生物實驗室的約翰·沃克,他在研究三磷酸腺苷。
約翰·沃克?199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要干什么?
是不是要進行一場科學競賽了?
沈光林的戰斗之心立刻就爆發了。
“如果咱們跟他們進行一場科研競賽,咱們這邊的資金充足不?”
曼斯坦因很自信的回答:“沒有任何問題,資金不設上限,只要有成果,就有資金。”
那還說什么了,戰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