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爭議總是伴隨學者的學術生涯的,沈光林早有思想準備,甚至他做好了有更離譜挑釁行為的準備。
但是,在京都這些天一直都風平浪靜,沒有人提過足球烯的事,也沒有人找過他,這大概就是一個短暫的平衡吧。
京都的事情忙完了,沈光林準備回東京養養腎,他和武田公司還有一些關于足球烯生產的事情要談。
果然,聽說沈光林來了東京,扶桑的媒體們坐不住了。
因為,這大半年過去,大家越來越明白,足球烯真的是個非常大非常大的科學發現,大到讓所有人都覺得,這個成果是能夠沖擊諾獎的科研成果。
而沈光林對于發現權的獨占,這讓很多做了前置研究的學者們恨的心癢癢。
不光飯島澄男,就連大澤映二也來搶成果了,因為他在1971年的《芳香性》一書中描述了C60分子的設想。
只是,在沈光林之前,并沒有人把C60和同心圓的電子衍射圖聯系在一起。
現在,飯島澄男和大澤映二走到一起去了,終于實現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大澤映二預言了C60的存在,飯島澄男通過拍攝電子衍射圖看到了實例,他們才是發現足球烯最早的人。
至于,他們結合的契機是什么?這就很難講了。
你們也不要問,問就翻臉。
不過,沈光林當然是不會讓步的。
他有自己的野心,他想讓自己成為第一個獲得諾獎的華夏科學家,為此,他不惜跟所有人為敵。
現階段,華夏國內值得諾獎的科研成果并不多,青蒿素都沒太多人提呢。
媒體經常報道的,真正比較有名的,大概就是人工合成的結晶牛胰島素了。
這句話的重點是“結晶”,不是牛胰島素。
第一個做出人工牛胰島素的是德國人Zahn,時間是在1963年;
第二個做到這一點的是美國人Katsoyannis,時間是1964年;
華夏科學院的科學家是在二者的基礎上成功的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他們生產出來的結晶牛胰島素活性最高,表現最好,因此引發了轟動。
但是,在一些媒體的報道中,對于這一科研成果我們卻沒有獲獎的原因大致有兩點:
一,我國由于意識形態的原因而拒絕被提名;
第二,我國由于上報人數過多而失去了得獎資格。
其實,這兩點都是站不住腳。
真實的歷史事實是:在1978年,楊震寧曾經向諾獎評委會做了該項成果的推薦,但是并沒有獲獎。
當時,國內對這件事是給與了大力配合和支持的,還是錢三強先生親自做的決定:推薦紐經義同志代表我國參加人工全合成研究工作的全體人員申請諾貝爾獎。
因此,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為什么沒有獲獎,還有一個很大的概率就是它沒有太大的“用處”。
因為,糖尿病人使用的人工胰島素是科學家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他們把人類的胰島素基因植入到大腸桿菌的基因組內,讓大腸桿菌源源不斷地合成人類胰島素供我們使用。
所以,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并么有獲得實質上的推廣,因此也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沈光林不一樣,他挑選的成果全是硬通貨,都是那種拿出來就響當當,讓人覺得這樣的成果不獲獎,那是完全沒天理。
但是,即使如此,他在東京的工作還是遭遇了困境,以至于日常看片都不順暢了。
幸虧武田公司是一個只講“利益”不講“道德”的公司。
他們知道,在足球烯的領域,走的最遠的人就是沈光林,即使飯島澄男是開創者,他們的合作對象也只能是沈光林。
扶桑媒體和學術界卻不這樣想,他們急著想幫助飯島澄男和大澤映二把科研成果給搶回來,最好是能讓沈光林自己承認,這才是物歸原主的最好辦法。
想法太多了果然不是好事。
迫于無奈,沈光林還是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東京新聞》、全部圍剿過來了。
不但如此,與會的還有很多學者和學術機構的人,他們要給與沈光林壓力,要讓他投降。
“聽說大家想向我討論學術問題,我也很高興啊,也早就想找個機會跟大家交流一下了。進行學術推廣是我的志向,普及科技知識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我去年發現的足球烯就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現,它的應用前景太廣了......”
沈光林滔滔不絕,連續講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有人實在忍不住打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