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研發超導材料,不光沈光林在忙,就連學校也在忙。
而且,不光是京城大學,包括五道口技校和科學院在內的機構也全部參與了進來,大家都在積極的商討如何推動超導材料的研發。
確切的說,大家都在爭項目的主導權。
國家也很大方,這次硬生生撥款1000萬,用于超導材料的研究,如果不夠的話,還可以再撥。
但是,國家也不希望大家各自為戰,最好是能夠團結起來,共同奮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做出最大的成果。
可是,分歧點也在于此。
因為誰都不想放棄主導權。
至于讓沈光林去主導?
他太年輕了,資歷不夠,有那么多學部委員呢,怎么輪得到他。
會議已經開過好幾輪了,一直沒有結果。
超導材料畢竟不是原子彈和火箭的那個時期了,那時候科學家可以隱姓埋名幾十年,只為了一個理想。
現在不行了,現在大家開始求名利,這樣就得爭一爭主導權了,不爭,什么都沒有。
沈光林列席了會議,他一句話都沒有說,因為他不想參與這些事。
會議上來就是爭吵,但是什么都沒有吵出來,沈光林就是那個看戲的,光看,不說話。
“這樣,咱們休息十分鐘,十分鐘之后再繼續開會,實在不行就投票表決吧。”
主持人是科工委的一位技術領導,還是有些威望的,但是今天他誰都壓不住。
大家紛紛離場,喝水的喝水,上廁所的上廁所。
這些人急著爭權,唯獨沒有人在乎沈光林的態度。
他有的選嗎?他肯定是小組的一員,這是祖國的需要,他敢推辭嗎?
在以前,聯合攻關這樣的情況是不少見的。
當每一個大型的科研課題下來,都會召集三家或者更多家來商量由誰牽頭負責科技攻關。
但是,碰到三家都想牽頭而沒一個愿意退縮的,也是難得。
京城大學說應該我們來領頭,因為沈老師是我們學校的,我們有先發優勢。
五道口技校說,我們學校一直都有研究超導材料的團隊,更成熟,步入正軌也更快,因此應該我們牽頭。
科學院不同意,我們的學部委員最多,硬件條件最好,由我們牽頭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而且我們也有不錯的研究基礎,你們配合就好了,實在不行就讓我們一家來搞也行。
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到了,還沒什么感覺呢,這就到點了。
沈光林隨著人群落在最后,看著其他人全都進去了,自己這才進去坐下來。
他的心情是平靜的,做與世無爭狀。
一方面,他的實驗室已經展開測試實驗了,而且因為不差錢的緣故,更多更貴的設備也已經在路上了。
另一方面,超導材料并不是他研究的重點,他也沒有打算把重心放在這里。
能夠給出方向性的指導意見已經不錯了,沒有必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他還想著開新課題呢。
反正,只要有了正確的方向,成果總是會出的。無非誰快誰慢而已,但無論誰的研發進度更快,也要在鳴謝一欄里寫上他沈光林的名字。
這就夠了。
眼看三家繼續爭吵不休,科工委的領導也有點不耐煩了,問問當事人的意見吧,他畢竟最先提出了理論突破。
“小沈,我傾向于科學院主導,你們學校和五道口技校配合,你怎么看?你有什么看法大膽的說。”
“我沒有看法,誰主導都行,反正是輪不到我去主導的。”
其他人哄笑一陣,小沈還是蠻有自知之明的,知道他自己資歷淺,爭不過大家。
等大家笑夠了,沈光林接著說:
“還有一個原因,我自己的實驗室還有一攤子事呢,我們自己的課題也是在研究超導材料,并且,禮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