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老師還沒說這里的實際租金要三十塊呢,不然顯得更黑,說出去別人也不信。
剛進大門,卻被門衛小哥攔住了。
這可是正兒八經的保衛科工作人員,門衛可不是保安,自然也不會是老大爺。
“蘇教授愛人,這是生物科技這邊給你們準備的過節禮,竇研究員特意交代給你們留的,你帶回去吧。”
魏老師也沒客氣,看起來像是輕車熟路了:“謝謝了!”
“客氣。知道您家里不愛吃肥肉,我們這邊給您留的里脊肉。”
“謝謝!您有心了。”
其實這是生物科技的員工福利,因為他們沒有旅游項目,所以中秋節到了,每個人有幾斤油,幾斤米,幾斤豬肉。
竇偉長期在生物科技這邊廝混,說話很有權威的,其實他把自己的那一份留給了蘇教授。
東西品類不多,可還是挺重的,用一個大紙箱裝了,似乎還有兩盒松花鴨蛋。
魏老師的自行車上載著女兒呢,這些過節物資只能放到韓老師的車后座上了。
韓老師動作機械的綁著紙箱,腦袋有點發懵。
這些物資可是比她愛人單位發放的東西多多了,里面這一塊豬肉呢,起碼得有二三斤重。
“你不說老蘇他們單位不發過節禮的嗎?”
“是不發呀,這次放假他們的福利是出去旅游,因此實驗室就不發禮品了。這是生物科技公司發的東西,并不是老蘇他們實驗室的。”
魏老師說的好有道理,畢竟實驗室和生物科技公司是兩個單位。
“人家養豬場發福利,那為什么會有你們的份呢?”韓老師也是不甘心,想了解的更清楚一些。
“我們對門的鄰居竇研究員給留的,他學生物的,經常兩邊跑,這邊的權力也還是有一些。”
更具體的情況魏老師也不清楚了,反正竇偉和老蘇的關系倒是不錯,他們沒有直接競爭關系,有什么好吃的,小竇都會拿點過來。
一個單身漢,要這些東西也沒用。
甚至,兒子蘇紅軍跟竇偉的關系都要比和自己親老子的關系還好了。
魏老師沒有講明白,但是韓老師卻想明白了:他們這是在占國家的便宜唄,反正又不是自己出錢。
進大門之后,騎車又走了好久的路,還沒到目的地。
“魏老師,你們這個院子有點大啊,剛才路過廠房那邊,我看那兒一溜不是宿舍樓么,怎么不是住那里嗎?”
“那邊是生產區,我們住在隱秘的角落。”魏老師學會這個新詞了,這是沈光林常說的。
“隱秘的角落?”
“嗯,這是沈老板說的。其實我們住的地方是有名字的,很好聽,叫做“天宮一號”。”
穿過一片銀杏樹林,隱秘的角落天宮一號到了。
“哇,你們住的還是樓房啊。”
建筑的外形很漂亮,有不屬于這個時代的爽利。
其實,這個時代的國內也拋棄了老大哥蘇聯的慣有風格,他們開始追求另一種圓頂且中間隆起的風格,叫做巴洛克。
沈光林建的房子不是巴洛克風格的,就是后世最常見最標準的樣子。
在后世,這是平庸,現在,就是驚艷。
“是的,我們住的是樓房,整個廠區除了門衛那里,就沒有平房呀。”
“你們住幾樓?”
“7樓。”
“那爬樓會有點累哈,天天這樣的話,那還不累死去。還是住平房好,接地氣。”
韓老師終于找到了住樓房的缺點,沈光林如果聽到,肯定會非常贊同她的觀點的,因為沈光林也喜歡接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