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事情就是這么傳出來了。
沈光林成了不光彩的工具人,別人還握有他一些不上臺面的小證據。
怪不得花旗國的總統,上了廁所的排泄物也要帶走呢。
白冰跑了,白家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孤立是一定的,被抓起來交代問題也是時有發生的。
估計就是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這件事才流傳了出來,傳到了科學院某些人的耳朵里。
科學院有人和白家關系不錯,他們不但知道白冰往家里郵寄了信件和錢,而且也知道白冰現在就在洛杉磯的一家中餐廳工作呢。
沈光林簡直氣炸了,這件事沒完!
下次再去花旗國,一定要找回這個場子。
沈光林把這件事記錄在了小本本上,準備到時候秋后算算總賬,我幫了你,你卻想著害我。
其實這件事也就是惡心沈光林一下而已,因為他沒有犯作風問題,最多是知道白冰要跑了而沒有提前舉報而已。
然而,是誰讓白冰進入交流團的,是團長大人,這個責任才是最大的。
現在沈光林可沒有時間去追究這件事,他還要考察他的百年大計呢。
現在才是1983年,到2017年還有34年,這大約是留給兒子和孫子們的一筆財富。
沈光林選定的農畜產品研究所在的位置是雄州,這是屬于保定雄縣下轄的一個鄉鎮。
這個研究所成立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但是所出的成果并不多,也沒有培育出什么新品種,大多數人只是過來混口飯吃而已。
究其真實作用,更多的可以算作是一個墾殖農場。
他們有關科研的工作和任務都是很少的,只是相對封閉的過著生活,在農場里搞搞養殖,搞搞生產,討個生計。
李妍是“農場”職工子女,號稱農畜科研所一朵最美的花,從小美到大。
她從小就在此出生,并被眾人寵愛著。
她家住在位于農場圍墻邊角的科研所家屬房里,這些家屬房和研究所的辦公室區別并不大,而且也是緊挨著的,都是那種一長排的平房,每家分那么一兩間,他們也把這種房子叫做“趟房”。
其實,從建國之后就有這個農畜研究所了,目的是推廣農副產品,房子也是那時候建起的,幾十年了都沒變化過。
他們無論出生,生活,辦公,做研究,全都在這里。
李妍在這里出生,在這里長大,很是愉快的度過了自己的幼年和童年。
農畜科研所的“農場”雖然不算大,人口也不算多,但是畢竟有國家撥款,還能自種自吃,自給自足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如今,她18歲了,中專畢業了,終于可以到農場上班領工資了。
結果,農場竟然要“改制”了。
說“改制”其實并不恰當,應該說是被“合資”了。
被合資,農場的意見很大。
他們不懂什么是合資,也不想懂,只知道原本穩妥的編制,原本穩妥的工作不見了,這讓人的心情很是慌張。
有些人說,合資企業的工資高,是不會虧的。
但是,如果沒有了編制,沒有了工人干部身份,整個人總會覺得缺少點什么,沒了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