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中產階級,張如京家里的生活條件很不錯,住的是一套獨門獨院的小別墅。
花旗國的中產階級大部分都住在城郊的別墅區里,他們很少有人去住高層公寓。
對于華夏大媽來講,這種小別墅最適合種菜。
可惜,張如京的父親是鋼鐵冶煉專家,母親是一名化學家,這樣的家庭基本是沒有太多時間去干農活的。
這次到張如京的家里做客,這兩套電子產品也就算是禮物了吧。
張的孩子今年剛好十歲,正是玩這類游戲的黃金年齡。
打開包裝,連上電源,屏幕亮了,這個游戲竟然還是彩色的!
俄羅斯方塊果然具有十分神奇的魔力,別說小孩子了,就連成年人都愛不釋手。
大家玩了一會,張如京就準備開始拆機了,技術人員嘛,不看看里面的構成是不可能的。
甚至,張如京拆機的時候還有些舍不得了呢,這簡直影響了大家的游戲體驗。
不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他總要看看這臺“家用電腦”的成色究竟如何的。
家里有各種手動和電工工具,拆機也就比較簡單。
事實比他想象的還是要好一些,里面線路板的集成度還算比較高,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主機用的確實是英特爾8086的CPU,各種排線,針腳,焊接的各道工序都進行的有模有樣,竟然不比他們德州儀器的做工差呢。
電腦里面該有的它都有了,現在才是1984年,這款CPU是1976年推出的,并不落伍。
要是這么看的話,這還真的是一臺電腦呢。
“工藝做的很不錯,這全是你們自己生產的嗎?”張如京很驚訝,這個做工在花旗國都是良心精品工程了,沈光林的工廠能做到這個地步,很讓人意外啊。
“除了CPU,其他都是我們自己生產的,你看著這個學習機怎么樣?”沈光林看到張如京的神色,心里也有點底了。
“很出乎我的預料啊,排線分布非常合理,你們這個控制主板設計的也很有水平,一點都不比花旗國的工程師差,原來祖國也有這么強大的電子工業基礎呢。”
“那是,我們的衛星都能獨立發射,水平肯定不差的。所以,你還是跟我回去看看吧,看了再做決定,反正也沒什么損失。”
沈光林并沒有說這個主板其實是新家坡的工廠代為生產的,畢竟代工廠也是他的工廠不是。
張如京果然動心了,答應一定會回家看看,不過要等到放假的時候才行了,花旗國放年休假一般是在圣誕元旦前后。
也行,總算保留了一些希望。
沈光林和李蓉在張如京家里做客,自然也會問及張如京具體在做什么工作。
他具體就是建廠的,建設晶圓廠,當然也包括生產一些產品線,比如便攜式的科學計算機。
便攜式的科學計算機?
沈光林立刻想到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掌中便攜式的游戲機。
這玩意現在還沒出現的吧,是不是可以研發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