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林要把長城電器打造成一家正規化的公司,自然不可能長期派人下場去收購批文的,只能通過掮客去代購。
有多少人發家致富的第一桶金是來自批文。
大約,那個造房子的潘十億就是這么干的吧
不得已,黃廣義有時候還會帶著電器提貨券到別的工廠去做游說工作,就是為了從那里弄一點生產資料過來。
以貨易貨已經是他們的一個長期傳統了。
最終,經過沈光林和黃光義的幾度協調,終于還是給利寶科技協調出了一小半的產能用于出口。
至于要不要增添新產能,這是肯定的,電器市場還能穩定發展四十年呢。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不需要沈光林繼續操心了,有黃廣義在,這些事不難處理。
現在,沈光林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出訪中東做準備。
畢竟,做軍火交易這個設想最先就是他提出來的,而且沈光林經常出國,對外談判和交往的經驗也更豐富一些。
為了這次出行,大家還是做了各種預案,甚至模擬了各種談判的場景,每一份輕描淡寫的成績背后都有大量無用且無聊的工作。
這次出行,沈光林打頭陣,因為,名義上他是去做訪問學者的,在戰亂之前,巴格達大學是一所好大學。
出發的日子快要到了,在老李的強烈反對下,沈光林果然沒有帶李蓉出門,而是從實驗室帶了一個學物理的普通助手。
其實完全沒必要的,因為現在的伊拉克還是一個世俗國家,他們的女孩子也可以正常的穿裙子穿短袖呢,而且也不用圍面紗。
這個時候的伊拉克,跟霍梅尼政變之前的伊朗是差不多的,他們并沒有嚴格的按照古蘭經規定的方式去生活。
大家很快就湊成了一個學術考察團,沈光林是副團長,大家都是沾他的光。
因此,沈光林也不能什么都沒有表示,他準備了一些雪茄,給大家在路上抽,抽了這個大家就不會抽煙了吧。
這次跟團出行的人并不算多,加起來也就二十幾個,基本都是各個兵器所的技術人員,當然,也有幾個職業的外貿人員,就是何總的手下。
這些人即使跟沈光林不熟,跟老李也是很熟的。
就連帶隊的領導也沒有那么嚴肅,還時不時請教一下小沈,問他在國外出訪進行學術交流時候的一些見聞。
畢竟,這就是一個正常的學術交流團嘛。
沈光林只能很抱歉的說,他無論去哪個國家,都是有當地的大學進行接待的,基本從機場就被接走了,自己的自由時間也不多呢。
甚至,有時候想花點不該花的錢也沒有時間。
至于什么是不該花的錢,老李在呢,不能說。
別人自然也會問道沈光林那個流傳已久的話題,那就是他到大學講一堂課是不是真的可以拿5萬美元。
是真的。
沈光林給了肯定回答。
果然又是收獲一片嘩然,我一輩子也賺不了5萬塊錢。
沈光林也無所謂的說,錢就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看,萬歷皇帝帶了很多東西下去,還不是被人給翻出來了。
而且,這次出訪,巴格達大學早就發出過邀請了,看行程的安排,還真有時間去賺一波外快呢。
沈光林已經打算好了,賺的這個錢大家一起分一分,20幾個人,每人能分2000美元呢,這不是行賄,這是車馬費。
沈光林第一次帶著岳父去旅行,還是蠻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