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進行了三五天,幾個人撞的一頭苞,也沒接觸到絲綢市場的核心內容,更別說根據現狀總結內在規律了。
同學們開始沮喪了,他們覺得
這件事還得求助姐夫哥,也算是死馬當活馬醫吧,看他有什么好建議沒有。
還真的有。
沈光林叫了李綱過來,讓李綱配合同學們做一下調研。
這下子果然找對了人!
剛開始大家覺得解決不了的難題突然就迎刃而解了,李綱作為資深行內人,他對絲綢市場的凋零狀況簡直太了解了。
而且,李綱現在重新殺回杭城來,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呢。
他手握長城服飾的外匯訂單,變相的掌握了絲綢原材料的定價權,國內的絲綢市場這么不景氣,也有他這種人的一些原因在里面。
絲綢市場從民國開始就不行了,建國之后就更不見好轉,尤其民生凋敝,國內用不起,國外市場又萎靡,絲綢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同學們了解了華夏絲綢市場的現狀,大家都很沮喪。
影響了華夏歷史進程,影響千年之久的絲綢生意徹底在近現代陷入了絕境。
尤其各種化纖材料出世之后,傳統材料的衣服就不再受重視了。
現在,別說絲綢了,就連錦都不再受歡迎了。
沈光林到杭城來,就買了一些錦繡,準備帶回京城去。
當然,在沈光林心里,最好的錦還是金陵的云錦,不過杭城的錦也是別有特色吧。
絲綢市場凋敝如斯,而要想拯救這個行業,就真的太難太難了。
沈光林這樣的穿越者都不行。
隨著李綱的幫忙,大家獲取知識的途徑陡然增多,他們的課題任務很快就可以結束了,至少,第一手資料算是已經掌握在手里了,因此一群人也就此打算返程了。
可是,雷峰塔的發掘工作還沒結束呢,大家也看了考古現場,跟李莉喜歡靜靜觀看,甚至自己也下場拿刷子清理泥土不同,李蓉可沒這樣心思。
她要回學校寫論文去了,問沈光林跟著一起走嗎?
問話的同時眼神還反復的瞄向那個走路姿勢最風騷的服務員。
因為她走路姿勢太好看了,有幾個女生還模仿她走路的姿勢了呢,但是都不得精髓。
這種自然送胯的動作,學不來。
沈光林也沒有別的事了,那就一起回去唄。
他不敢反抗,因為心虛,招待所里有妹妹遺留下來的一些痕跡,但是李蓉看到了,什么話也沒有說。
大家興高采烈的買了返程票,沒用沈光林出錢,大家問學校申請了經費的,雖然錢不多,但是如果租房子住外加來回車費還是夠的。
誰都沒想到他們可以住這么豪華的招待所呢,一住就是半個多月,這得花多少錢?
最后是李蓉去結的賬,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李蓉就是管家,她負責會賬的。
在回程這件事上沈光林還是脫離了群眾。
大家都坐硬座,他不肯,非得要坐臥鋪,還是軟臥。
有錢,又有單位的介紹信,火車上一直都有準備急用的關系鋪位。
現在再買臥鋪,終于不用動用李蓉的關系了,沈光林京城大學的名義更加好使。
都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兩個人都虛著呢,自然得得到好的休息條件。
這個時間還不到五一,車廂里溫度適宜,火車的震動很有節奏感,只是床位不夠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