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難得了。
要不,咱們幫他物色一些個長得好看的女孩子?
不用了吧,人家有對象。
迎親隊伍很順利,新娘子很快就接到了,一路上沒有人攔著要錢,只有一個挑門簾的童子需要討要一個紅包。
沈光林和李蓉留在飯店主持大局,他們沒有跟著去熱鬧一把。
還好,這個年代不堵車,也讓放鞭炮,熱鬧還是很熱鬧的。
客人們基本不需要去張成的新家,請柬上說了,直接去飯店就好的。
婚禮是司儀主持,但是流程都是沈光林設計的,所有人都很滿意。
飯菜就更滿意了,大多數都是葷菜,管飽且管夠。
吃過飯,大部分人打道回府,關系好一些的親戚朋友也會去男方家里看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這么好的房子,真是富麗堂皇呢。
這都是師娘李蓉的功勞。
李蓉安排人給張成布置的新房,大家都很滿意甚至是驚喜。
唯獨沈光林自己覺得有不太完美的地方的,其中最不滿意的地方在于燈光布置的不好,確切的說是發光源不行。
那個燈不夠亮啊。
《瘋狂的石頭》里有句臺詞:高燈下亮。
白熾燈的燈光有點發黃,照著確實不太舒服。
是時候發起一場照明行業的變革了。
電燈從發明到現在已經100多年了。
準確的說起來,最早發明電燈的其實并不是愛迪生,而是亨利·戈培爾。
早在1854年,亨利·戈培爾就使用一根炭化的竹絲,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電并且發光了。
他的發明在今天看來就是首個有實際效用的白熾燈。
他當時試驗的燈泡已經可以維持照明連續工作400小時,但是,他并沒有申請設計專利,也沒有進行商業推廣。
愛迪生算是撿了漏了。
這個人并不是個科學家,這就是個唯利是圖的商人。
如果沒有愛迪生,特斯拉的成就或許不止于此呢。
特斯拉著實有點厲害,或許是跟沈光林一樣牛逼的人物吧。
一些人覺得,沈教授可以媲美特斯拉或者達芬奇了。
只有他自己不這樣覺得。
還是說回照明吧。
現在這個年代,燈的發展其實已經呈現多種多樣了,而熒光燈用作工作場合的照明是比較好的,沈光林的實驗室就有大量用到。
沈光林想到的變革就準備從這里開始。
目前,比較主流的熒光燈是26mm的T8燈管,那種16mm的T5燈管還沒有被發明出來呢。
沈光林卻不想讓這個歷史繼續了,他想打斷這個歷史進程,直接研發出LED類型的白光源。
在研究LED這個方面,沈光的實驗室還是有些積累的。
他提出這個方向已經有些時間了,只是還沒有取得突破而已。
半導體都有滲透性,沈光林投資桂西,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得到金屬鎵,二藍光半導體的發光基材則是氮化鎵。
中村修二就是依靠這個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
如果沈光林率先研究成功了“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管”,他得諾貝爾獎的幾率也大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