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林看過各種關于未來的電影,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克隆人。
什么《逃出克隆島》,《黑客帝國》,一說都有一大串。
但是,直到沈光林穿越之前,各個國家在法律上也沒有允許克隆人的出現。
或許,已經有一些富豪扶持著一些無良的科學家研究出克隆人了。
但是,這都是不能公開的秘密。
比如,一些富豪和政要,他們的器官要衰竭了,怎么辦?
有機會的話,難道不去克隆一個嗎?
甚至,有些科學家發表的論文,他們能夠用雄性動物的**細胞成功的克隆出該種動物,如果把這一項技術用到老男人身上會怎么樣?
如果你很有錢,你會這么干嗎?
沈光林自己都不能從本心去回答這個問題。
不過,科學家是求名的,沈光林也不能免俗。
如今,他終于要掀開這歷史性的一頁了。
在很多人看來,自然科學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有克隆的階段和無克隆的階段。
其實,沈光林實驗室對于抗蟲棉的研發算是基因工程。
但是,他關于抗蟲棉的快速繁殖其實就是用的無性繁殖,也就是克隆技術。
植物的克隆技術很常見,這個大家也不難理解。
畢竟,很多植物都是靠著無性繁殖進行繁育的。
比如,秋海棠的葉子可以重新長出一顆新的植物;
比如,柳樹的枝條也可以重新長成一顆新的柳樹。
如果常去到農村,經常可以在墳頭看到長得特別古老的柳樹,這是為什么?
因為,人去世了,哭喪棒用的大都是新鮮的柳樹枝條。
喪事結束之后,親友孝子們會連帶棍子一起丟到墳頭掩埋起來,很多時候哭喪棒就會重新長成了一棵新的柳樹。
但是,關于動物的克隆,尤其是哺乳動物的克隆,這還是第一例。
或許,在過去的歲月里,大家沒有想到這一茬吧。
按說,這不是一個很有難度的事情。
當年,童第周能夠更換金魚卵的細胞核,要是再多發展一步的話,或許哺乳動物的克隆技術就發展出來了。
天意使然。
長城生物科技公司的克隆小牛已經生產很多天了,而且長勢良好。
沈光林還給他起了一個很接地氣的名字---翠花
翠花是個好名字,除了這個好名字之外,它還有一個備選,叫做海燕。
看樣子,翠花短時間應該不會死,這項實驗算是成功了!
是時候向外界宣布這項成果了。
沈光林最先找的還是央視媒體,而且就是沈光林的老朋友老熟人,上次跟他們一起去桂西的趙忠。
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老朋友還是需要照顧的。
不過,聽了沈光林的話,趙忠還是有點懵,他都沒意識到這樣技術的牛逼之處。
趙忠的敏銳性還是不行啊。
“小牛生下來了?生了就生了唄,難道您沈教授的公司生一頭牛也要請大家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