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的歲末年尾,放了這么大一個衛星。
對沈光林實驗室的輪番采訪是勢在必行了。
到這個年代,央視已經成立好幾年了。
自從和京城電視臺分家之后,他們發展的越來越好了。
有資金,有資源,各種條件優先緊著他們來。
因此,發展的好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京城電視臺就有點難以為繼了。
有句話叫做: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如今,京城電視臺就很有點這個意思。
不過,這個年代畢竟沒有說相聲的老郭,也沒有誰故意去怒對他們。
因此,京城電視臺也就這么悄無聲息的活著。
沈光林實驗室生物組的副組長老孔同志的妻子——李萍姐姐也進入到央視這個單位工作了。
她做了一名主持人,主持天氣預報。
原本,她的計劃是能夠進京城電視臺就不錯了,現在竟然能進入到央視,很是滿足。
這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工作崗位。
李萍起初是個演員,無論演話劇還是演電影都表現的很不錯。
但是,她做主持人其實是有點欠缺的,因為普通話里總夾雜著一些地方口音,并不算標準。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央視為了能夠和沈光林交好關系,這才破格錄用了她。
上面有人,這個才重要。
一個女人是不是厲害,要看她上面那個人厲不厲害。
其實,這也是互相成全的事。
大家為的是沈光林和長城集團的面子。
長城集團每年在央視都會投放大量的廣告,是他們的超級大金主。
因此,他們招李萍進來,也是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說起金主,大家不由又想起了小英,斬斷了它的金主,且看它還能蹦噠幾天。
這個年代在央視投放廣告并不貴,而沈光林又深知廣告的重要性,也是一啪即合。
因此,他們長城集團每一款新產品出來,都會第一時間在央視投放廣告。
宣傳效果當然好極了。
這次,沈光林實驗室又出重大成果了,他們是去補拍記錄片的。
都報道過幾輪了,還是不夠,因為國際友人還在絡繹不絕的趕過來。
這次拍紀錄片,趙忠是總策劃,李萍是主持人。
又要集體出動去采訪沈光林實驗室了,大家準備充分并且充滿了期待。
因為,他們每次過去,對方基本都會準備一些小禮品,惠而不費,但是很得大家喜歡。
沈光林的套路,讓大家領教到了什么才是人際交往的真諦。
這叫做會做人。
在人際交往方面,沈光林從來都是不吝惜花錢的。
今天的消費,由沈公子買單!
李萍去到央視上班以后,自然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多多少少總有些人有些微詞,不過,只要自己心里沒有芥蒂,管他們怎么想呢。
長城集團每年投放那么多廣告,李萍就是帶資進組的女主角,人家只是做了個天氣預報的主持人,你們還想怎么樣。
拜訪車停在大門口,生物基地到了。
沈光林實驗室的生物組其實已經搬離原來的辦公室了,現在他們長期在生物基地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