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之下無虛士。
貝先生可是國際知名的建筑設計師,碩果累累。
他曾經在西山腳下的香山公園里設計了一座四星級的香山飯店,沈某人進去消費過,貴確實很貴,但是風景確實也很好。
不過,這也更加堅定了沈光林邀請貝老先生幫自己設計長城總部的決心。
只是,老先生是美籍華人,貝聿銘建筑師事務所也遠在花旗國,想過去談談還真得費一番周折,而且,長城集團的總部放在哪里還沒有想好呢。
京城并不是沈光林的首選之地。
雖然他在這里教書,雖然李蓉的家里在這里頗有視力。
但是,京城權貴太多,人無千日好,花無千日紅,長城集團如果不想靠著別的生存的話,最好遠離政治中心。
還是先談正事吧。
沈光林現在的正事并不是選總部,也不是買銀行,而是看望自己小侄女。
小侄女母女平安,堂弟忐忑中帶著迷茫,嬸嬸和叔叔則是欣慰中帶了點失落。
大家都沒有想到,沈光林的心情跟他們一樣復雜。
別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是購物,沈光林心情不好就是買銀行。
買銀行這個順帶的行為很快就完成了。
他們最終還是買了一家規模并不大的銀行,叫做大生銀行。
這是沈光林的主意,買個小的銀行好養活,而且自己可以把它做大做強。
大生銀行,這個名字也很有意思啊,就因為它的創始人是李大生。
其實這也是一個家族企業,李大生今年60多了,也到了退休的年齡,拿一筆錢退休,挺好的。
“只是,為什么創始人不是姓周呢?”沈光林很是好奇。
在沈光林的印象中,有無數源起香江的珠寶公司都有著類似的名字,大生這個名字真的好熟悉呀。
比如:周大生,周六生,周生生,周大福,周金生,周六福,周百福,周福生......
大生這家銀行的情況沈光林一眼就冷看到底,因為它太貧乏了。
規模簡直小的可憐,只有三家柜臺,還沒有一個物業是它自己的。
就這樣的規模,它簡直還不如長城集團在香江的服裝店多呢。
不過,既然選擇收購它,自然也有它的好處,那就是這家銀行的歷史算是夠悠久的了,它成立于1964年,如今已經20多年了。
正是因為它資產規模小,存款和貸款數量都極少,最大的業務是做行船保險和離岸結算,船小好掉頭嘛。
回頭把自己公司的資金和持股公司的資金全部放到這家公司來,那業務不就來了嗎。
大劉負責的投資公司持有那么多公司的股份,我們做個不管事的股東,難道要求公司把款項結算放到自己銀行都不行嗎。
沈光林問李莉要不要做一個銀行家,李莉看著這么“有規模”的銀行,笑著答應了。
買銀行的時候她全程跟著了,這家銀行的規模好大哦。
其實,李莉她都沒有想到,沈光林是有多么的雄心勃勃,他真的有把銀行做起來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