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獲得外匯,一直都是各個地方政府和部委一等一的大事。
企業技術改造要錢,購買國外設備要錢,孩子出國也要錢。
錢從哪里來?
作為一個內地的城市,創匯的手段是有限的,除了輕工業品和礦產資源,華夏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并不多。
大約,即使在經濟特區,最盛行的也就是來料加工和出口貿易了。
而在這些方面,長城集團都是非常拿手的,他們就是靠這個起家的,并且有了精深加工精密制造的趨勢。
無論深城,津門還是北海,都是通過對外貿易和代加工打開的局面。
現在,長城云錦紡織走的也是這條路。
不過,稍微有點不同的是,他們跟長城服裝的關系更加親密,而且大部分訂單也是長城服飾對他們下達的。
即使長城服飾截留了大部分利潤也無所謂啊,肥水沒有流了外人田。
但是,其他關聯企業就不一樣了,長城服飾秉承沈光林的善良本性,并沒有做的太黑,還是按照沈光林設定的商業規則給他們保留了相當的利潤。
不給還好,給了反而嫌少。
不是嫌關聯企業賺的利潤少,是嫌云錦紡織賺的外匯少。
我一個普通的紡織企業,一支棉紗可以創匯5美金,你云錦紡織,竟然只能創匯3美金,這不科學啊。
可是,你普通的企業,能夠創匯5美元,虧了也沒關系啊,這叫政策性虧損;但是,我云錦紡織,虧了就是真的虧了,這可是我自己的真金白銀。
于是,有人開始說云錦紡織不顧大局了。
大局是個缸,啥都往里裝。
這種矛盾其實就是一種博弈,企業要保證利潤,自然要多留取外匯,因為外匯交上去,就是真的在虧錢。
我手里拿著100美元,能買十次上好且年輕的五花肉了,換成人民幣之后再去買肉,就只能買3次了,你說虧還是不虧?
這失去的不是肉,這可是無處安放的青春啊。
力宏和云迪就是把青春放錯了地方,沒有互相交給對方,結果塌房了。
沈老師一定要慎重哦。
但是,政府扶持企業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賺取外匯,只有外匯到手了,這才能辦大事。
不過,沈光林也說了,別的可以退步,唯獨這一項是不能退的。
利潤才是維持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王道,缺少了這個,其他都是白扯。
所謂榮譽,責任,道德,不過都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在長城集團,不只是在金陵有上繳外匯的這個問題,在京城,在津門,在深城,這樣的問題都是存在的。
往往,這種事情也是互相成全的事,你給我提供了什么便利,我就給你多少支持,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生意。
然而,沈光林他又說了,多上繳外匯這件事不是沒有商量的余地,但是自主權一定要在咱們自己手里。
他們以后要是再鬧騰,那云錦紡織全部使用人民幣來做交易好了,以后不再結算外匯了,他們一樣沒招。
人心總要有盡頭的。
我是可以提供外匯,但是你們能給我們什么呢,瘦馬嗎?
如果什么都沒有,那我們也是一樣的,什么也沒有。
老李接著問道:那其他紡織企業創匯的利潤差價呢?咱們還繼續賺不?如果沒有那些企業透底,估計政府也不知道咱們該賺多少錢。
賺!
照樣賺!
繼續賺!
狠狠的賺!
既然是市場,就要遵循市場的規律。
竭澤而漁怎么了?商人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潤,這個差價以后就往死里賺,只要保證這些企業不是真的死掉就行了。
國企沒那么容易死掉的,要是真的死了,咱還可以收購過來,扶持一下,又是一條好漢。
不是嫌咱們創匯3美元少嗎,那他們也創匯3美元好了,這樣大家一樣了,也就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