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貞拉下眼皮,“你一個人去的?”
“當然了,這還是跟錦衣衛他們學的,怎么樣,厲害吧?”
太子驕傲地揚起頭,滿臉寫著快夸他。
崔九貞看了眼魚,又看了他凍紅的雙手,到底還是個十一的歲的孩子,將自己手爐塞到他手里,接過了魚簍。
“往后不能一人去水邊,還有,別凍著了,回去記得抹點膏捂捂。”
“男子漢大丈夫,誰用那玩意兒。”
太子嘀咕著,不過卻是沒將手爐放下。
他記得母后那里也有好些個漂亮的手爐,精致小巧,回頭讓人遞兩個來。
崔九貞去了廚房,正好快到中午,順便把飯做了。
天兒雖冷,可廚房一燒起火來還是頗為暖和的。
太子今兒個也不走了,隨意地坐在廚房里看著,手邊還有一盤桔子。
邊吃邊瞧錦衣衛手腳麻利地片魚,微微自得。
瞧見沒有,他的人無所不精。
魚都比宮里的廚子片的好。
崔九貞考慮到冬日,做的魚酸辣可口,與老太爺腌制的醬菜簡直絕配。
不僅如此,她還放了些菜干,煮一鍋,連廚房外都是香味兒。
另外炒了個蔥花雞蛋,一個剛運來的冬筍,再加上幾個醬菜,足夠了。
看的太子眼睛都直了。
有了這些,誰還去宮里吃那幾個淡的沒味兒又綠不拉幾的菜啊!
真香。
得知她下廚,老太爺也坐在廳堂里揣著手等著了。
許久沒嘗過,還真有點兒饞。
“老太爺,宮里來人了。”梁伯匆匆從外頭趕來,“是宮里的公公,來宣旨了。”
老太爺早已得知此事,也不驚訝,去換了衣裳命人擺了香案。
崔九貞得知消息也匆匆出來,換了身衣裳,跟在悠哉悠哉一點兒不急的太子身后,來到前頭跪在崔恂身后。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崔氏有女也,恪恭久效于閨闈,秉性端淑純善,恭淑毓德,朕聞之甚悅……今賜婚謝氏,任擇吉日完婚,欽此!”
宣讀圣旨的是皇帝的大伴戴義,這位崔九貞也聽聞過,只見他好容易宣讀完,笑瞇瞇地對眾人道:“咱家要先恭喜諸位了。”
目光又在崔九貞和謝丕身上掠過。
老太爺神色溫和,露著笑意。
“這聲喜我便受了,辛苦公公,若不介意可留下用個飯……”
“那就多謝老先生了。”
戴義忙地接話道,讓老太爺剩余的話噎在了喉嚨里,笑容逐漸淡去。
他看向戴義,后者卻是不敢看他,只移開眼,道:“聽聞您這兒的飯菜好吃,皇上也天天惦記著,若、若可以,咱家也想帶份回宮……”
這意思明顯了。
他說到后頭,也有些掛不住臉,索性不再說了。
太子鼓起臉頰,“父皇的鼻子莫不是能聞到這兒,孤才抓了魚讓大姑娘做了鍋。”
戴義雙眼一亮,那這不是正好。
他要是速度快些,還能帶著趕回宮去。
他甩了甩拂塵,搓搓手,“老先生,您看這……”
老太爺還能怎么著?要飯都要上門兒了。
能不給?
【感謝大家的票票,太愛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