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夸獎的必須夸獎,你今天表現的非常優秀,甚至超出我所見過了任何一位學生!”趙樸素微笑道:“我也不怕夸下海口,江風同學,你只要堅持,將會成為昊陽煉器學院最優秀的學生!”
捧人的話很好聽,但同時可以讓人更加自信,樹立起信念。執教二十幾年的老師都認可了潛質,難道會有錯嗎?只要未達到目的,不是老師說的不對,是沒有足夠的下功夫,不夠刻苦!
鼓勵,督促,贊揚,激勵。
這些都能起到正面作用。
……
因為趙樸素老師的參與和指導,促成了江風煉器完美的開局。在煉制鋤頭成功之后,大家都沒有離開,而是坐在一起討論這個煉制過程,以及讓江風來講他參與煉制整個過程的感受,經驗得失。
武小凱和賈貴已經對江風刮目相看,他倆一開始瞧不起江風是因為他倆自認為學習了一年了,別說積累的經驗了,那些失敗慘痛的教訓足夠江風喝一壺的。
但是沒想到,江風適應能力如此強悍,在遇到挫折之后,迅速的調整總結,很短的時間內便徹底從失落情緒中擺脫出來,進入全新的狀態。
這是一個人綜合實力的體現,韌性,意志力,判斷力,心里承受能力,等等。
江風幾乎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做天賦,什么叫做潛能。
這些在座的任何人除了江風,都做不到,包括趙樸素!
下課之后,趙樸素再三叮囑江風要起到班長的職能,虛心的指點別的同學,共同進步。在他的眼里,江風已然要比武小凱和賈貴高出一塊!
猶豫武小凱那邊的煉制還沒有完成,江風安排賈貴去學院的統計處交上任務,同時領取積分。其他小組成員都可以提前放學回家。而他留下來幫助武小凱那個小組。
一小組的五個人包括武小凱在內非常感動,因為雖然作為班長有義務幫助其他同學,但江風完全有理由離開。
煉制任務都是小組內的事情,做不完,做不好是自己小組的問題。
六個人齊心協力,很快就把煉制任務做完了,由武小凱去學院統計處上交任務,領取積分。
不過,等幾個人收拾完煉器房的東西,走出房門,卻看到賈貴,洪金柱等人竟然一直沒有離開,統統留在外面等著江風。
江風還沒開口說話,那賈貴便提前開口了,“老大,我服了你了,剛剛我和洪金柱他們三個交流過了,洪金柱他們都叫你老大,我也叫你老大!”
通過上午的實踐課,賈貴已經對江風心服口服,跟著這么負責人,有韌性的組長混,他覺得倍有面子,所以,摒棄前嫌,甘心稱呼江風老大。
顧學濤也說道:“老大,我們都服你,以后請放心,只要你指哪里我們就打哪里,絕無搪塞!”
江風并沒有推辭,作為初級三班的二小組組長兼任初級三班的班長,他有責任有義務帶好他們這些人。不管彼此之間有沒有矛盾,但都是那種可有可無的小摩擦,歸根結底,這些人來到煉器學院,是為了學習煉器技藝,以后這將成為他們生存的技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