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永甸縣地處偏僻,外地官員出差來到永甸縣,用不到那么多官舍。
經多方考慮,也是為讓官吏們能得到更好的待遇,能和家人團聚,現將部分違法擴建的吏舍,分給主動報名去前線送糧的官吏,以解決住房問題。
“艾瑪,分房了。”當時朱老三擠在通告下面激動喊道。
朱老二比弟弟識字多,又細致看了一遍,終于搞懂知縣大人的意思。
說白了,就是獎賞頭一批主動報名的人,讓報名者無后顧之憂。
朱老二幫著大家分析上面的官文,細解釋道
“你要是送糧死在路上了,或是死在前線了,三弟,沒事兒,家里人照樣可以住在吏舍。且有子的,兒子可以成年后繼續做吏。無子的也有一個做吏名額,就看你家將名額給誰了。”
朱老三聽完二哥詳解完,卻不樂意了“咱都死了,咋還能叫沒事兒呢。二哥,你說話可真不吉利,呸呸呸,各方神佛別聽我二哥那張烏鴉嘴胡說八道。”
“我就是舉例,有那么個萬一情況,怕你不知道。我這好心好意怎么還成烏鴉嘴了。”
朱老二吐槽完,顧不上和三弟繼續打嘴架,又重新看向告示上的字,心頭只剩下一片火熱。
因為他和弟弟都瞎貓碰死耗子報名了,在那個頭批分房的名單里。
最初報名是想著打虎親兄弟。
朱興德要去前線送酒,他們祖父表面上沒說啥,背地里那叫一個上火,嘴上全是大火炮,頭皮上還接連不斷長火癤子。
他們兄弟再一看,人家楊滿山還有連羅峻熙那樣瘦弱的文人,都要義不容辭跟著朱興德一起去前線,科舉榜單也交代給別人代領,那么他們作為朱興德的兄弟咋能往后躲。一起上路,理應有個照應。
所以他倆在和祖父嘮完嗑回到縣里,看到縣里正招人手,腦子一熱就和三弟報名了。
要是讓朱老二說出當時心里的大實話,其實報完名后,他有點兒打蔫兒,要說后悔了吧,有那么點兒意思。
他并不怕冬天去邊境運糧遭罪,要是沒危險,運幾趟都沒事兒。他只怕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孩子還小。
可是已經報名了,就沒有回頭路了。
而且還要想方設法回家糊弄媳婦,以免做都做了,別再讓媳婦們心里埋怨朱興德。那就連著他們都里外不是人了。
朱老二和朱老三當時的借口是,被逼無奈報的名。
倆人對媳婦解釋的很合理,畢竟總要有人去,不是你就是他,而他們哥倆在縣衙根基淺、身體壯、年紀輕,順理成章會被選上。回到縣里時,就已經被通知選中,不是能反悔的那種。
這個彌天大謊說完,在面對媳婦孩子時,內心是有點兒心虛愧疚的。
朱老三比朱老二還多個說服原因,他對李氏道
“你不是想讓我再升一步嗎我去送趟糧,回來也不用給誰送禮了,這都屬于是資歷。
要是想挪動一步,我不信上面人看不到我的表現,這些都應該是考核標準。現在官員們被知縣大人管理的,還是挺清正的。
你也別說寧可花錢辦事也不想我去的話,咱家哪里有什么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