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游寒村,包括附近的幾個村哪有那出息人呀,就眼睜睜地看著人家提名號往前排。太眼氣人。
而咱游寒村,為甚每次繳糧前,他爹作為里正要家家戶戶多收一些糧或是讓家家出二吊錢,回頭多退少補。那不就是為了排隊嘛。
繳稅去晚了不成,可是按規定那天去吧,當天甚至接下來連著好幾日都排不上交糧。你想啊,縣下面有多少鎮多少村。都按規定去。
沒辦法,當日排不上,就面臨著壓糧的人要吃飯,要住店,還要交給咱存放糧食別被偷了的庫銀錢。要不然在縣里停留,人家又沒收,丟了算咱自己的。
當時聽里正叔兒子講解這一番的村民,有的就聽懵了,問道:“咋聽還是青柳村借光。你還沒說,萬一撇子家那文曲星考上,咱游寒村能有啥好處。”
里正的大兒子說:
“你別著急呀。就那西頭鎮加塞的里正,到了夜里和俺爹嘮嗑才說漏嘴,說那位童生并不是他們村的,是那童生的老姑在那個村。那童生當時在他老姑家做客喝喜酒來著。
童生放榜那日,人家官差就找到那個村去啦。
然后咱這才知曉,咱縣里上回童生考上二百來個,只有頭名才有資格讓官差找本人發喜榜。在哪個村發完了,哪個村的里正按手印。”
村里人聽懂了,這屬于重點人物,頭名嘛。
本來他們之前還納悶,這要是二百來個童生所在的村落都能加塞,再加上秀才、星星點點和舉人老爺沾邊的村落,前頭那得加塞多少啊。原來是只有頭名才有發喜榜的資格。
里正的大兒子又接著告訴道:
“而且頭名童生所在村落,縣太爺下令給好處,說人家那村重視文人培養,繳糧時會給抹掉一點兒稅收,全村都借光,那備不住是獎勵村里人沒打擾念書唄。
這個咱就不要惦記啦,要是羅小子考下來,也指定是人家青柳村的。
咱游寒村倒是完全可以想一想,一旦撇子家小女婿天降大喜中了童生頭名,利用咱地界優勢,咱想招給發喜榜的扣下。
咱到時就能像西頭鎮那老姑村似的,讓我爹給發喜榜的按個手印,那單子上都能查到。
這樣咱今年繳糧,俺爹也能喊一嗓子,游寒村童生喜榜村,咱繳稅排前面。家家戶戶就能少掏在縣里吃飯住店的銀錢,壓糧的小子們也能早些回。”
這番話,過后口口相傳,那關乎到家家戶戶去縣里繳糧會不會多花銀錢的事。
可以說,和游寒村的所有人都有利益相關。
而眼下,喜榜真來啦,這說明是頭名。
媽呀,喜差在哪里呢,必須扣下,扣下!
左家門口的兩名官差,差些被嚇著。
只看不遠處,烏泱泱跑來一堆男女老少。
“這上面寫的是青柳村,我問青柳村怎么走。”
村里大爺拍著大腿打斷,這給他跑的,呼哧帶喘:“找青柳村干啥,游寒村和青柳村是一樣的。”
沒等喜差再說話,游寒村的男女老少們就開始七嘴八舌。
平日里,沒少背地里講究那羊肉能貼到狗肉身上嗎?那左家女婿還能抵得住親兒子?
可此時,你再聽,到了村里人的嘴里,左家的女婿就是左家的兒,他們都能給作證。
“我和你說,將喜榜貼在游寒村是一樣的,童生在這里住,這位就是咱頭名大童生的老丈人,親的。”
“嗯那,那真是嘎嘎親。在這吃,在這住。”
“該怎么和您二位形容呢,那親的,有的那親爹娘都趕不上這位老丈人和這位丈母娘對童生的付出。”
那真是,“呱呱墜地就把屎尿……”不知是誰說了這么一句,被旁邊人及時拍了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