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小驕傲于,撇子家在遭受了那樣的事情后,還能做到不用他操心,無需他捧著銀錢送上門去做主,更沒有像村里其他人家犯愁到哭天搶地的事情。
又苦惱村里許多人家,都惦記想去撇子那里干活。
“一個兩個的都想要去撇子那里,可他拿什么給你們交人頭稅?一戶是十五兩,你算算,他家還要買糧食釀酒,他家還能再幫幾家?這和姓不姓左,能不能信得過你、我出面要不要幫你勸勸沒關系。是撇子那里也難。他沒有那么多,怎么幫。”
左里正繼續道:“我知道,最近左姓里,總有人背后嚼舌根,講究撇子的岳母寧可幫扶外村的窮小子,許諾給他們交徭役錢,都不幫同村的親屬。可是,你們咋就不想想,撇子岳母要幫的那幾人,最近幫她家在干些啥,你們在撇子家出事時,又幫撇子家什么啦?那二柱子,聽說老早就啥也不要,一直跟在撇子大女婿屁股后面白干活。”
以上這些話,其實左里正也是挑人說。
面前這位是老實憨厚人,沒想占便宜,他這才講一講道理,讓別誤會撇子,勸勸盡量還是再想想辦法,別一根筋惦記幫忙干活就會幫你家出人頭錢。
有的那種不講理的,明明家里湊湊能拿出銀錢的,要是還整這一套,他連廢話都懶得說。
那種人,合著拿撇子家當打零工的地兒啦?往后三年農閑時節不用進城找活了,眼下還不用掏空家底、不用張羅賣田地,不閃腰不閃岔氣就能解決徭役的事兒。
倒是好算計。
但是,在他這里就過不了,甭惦記撇子他們回頭到家,找上門哭訴。
誰也不欠誰的。
咋不敢朝他借錢呢?
一個兩個的,要真是那種好樣的品性,他即便能想象得到三年兩年內估計都還不起銀錢,也會幫扶一二。
左里正重新拿起筷子:“你回去吧,趁著名單還沒交上去前,快些去楊樹毛子村尋你那岳父岳母再想想招,看能不能借出幾兩,再加上自己手頭的,如若到最后還缺個三五兩銀錢,你再來,我借給你。撇子那里干活的事兒,別再惦記,他幫不了太多人,手頭空了,釀酒的糧食銀錢搞不好都要賒賬,他更難,啊?”
“五爺。”
登門的左姓老漢,當即眼圈兒發紅,感動到一下子站不住差些跪下,多虧旁邊里正的大兒子扶了一把。
所以說,在征徭役家里小子可能一去就不會再回的大事上,有人在這個節骨眼兒能幫忙借三五兩,就會讓人記半輩子恩情,那么左撇子家幫了那么多小子全掏,這個清早注定會和村里其他人家的情景不一樣。
二柱子的爺,起大早來了。
他啥也沒有。連釀最便宜的玉米芯子酒,玉米芯子他都沒有。
家里太窮。
又要顧及家里那些口的想法。
老頭子只能扛著兩袋子豬食菜送上門。
現在這季節,豬食野菜都不好找了,可見用了心。
秀花接過兩袋子豬食菜,倒院子里,將麻袋給過去:
“你可別折騰了,家里有的是,回頭你要是累倒下,二柱子回來看見了,那是個死心眼的,他就得守著你。說句大實話,那他就沒法給我家干活了。你這是感謝嗎?”
這是拖后腿。
秀花仗著和二柱子的祖父平輩,說出的話不咋好聽。
主要是眼前二柱子的爺,一大把歲數了,這老頭子最近天天一大早走好幾十里路給送野菜,咋勸也不聽。好話早就勸盡了。
二柱子的爺,瘦巴巴的老頭憨厚地沖秀花笑了笑,啥也沒說,連水都不喝一扭頭背手就走。
老爺子心里明白,人家說話難聽是故意的,就是不想讓他再來。
事實上,心腸沒說的。這一家子心善得不行。
這次幫了他家,那就等于救了他孫兒的命,不用去服徭役會安安穩穩的活著,比啥不強。用救命形容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