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獨一只毛騾拉的車上,秀花穿著最厚的棉襖,身上圍層棉被坐在左里正的身后。
左里正長的高高大大,能給她擋風。秀花屁股下面還墊著一層厚厚的靰鞡草,以免車板子涼。另外隨車帶著蓑衣,以免回來的路上下雪。
左里正一邊甩著鞭子趕毛騾,一邊像會變戲法似的。
一會兒遞給身后的秀花豆沙包,一會兒遞根糖葫蘆。
豆沙包是溫熱的。
左里正回家套車的時候,他大兒媳剛蒸出的豆沙包。
大兒媳婦很會做人。
不用左里正開口要,就主動的用幾層干凈屜布裝了六個紅豆沙包給了公爹,“起太早,應是沒吃上什么,趁熱乎讓我嬸子墊墊肚。”又急忙用圍裙擦擦手,跑到外面房檐下,翻出用油紙包好的兩根糖葫蘆,“爹,這個也帶著,路上吃。”
左里正沒有像別的男人般推托說“我們都多大歲數啦,哪里還用吃這個。”
他自己確實不需要吃糖葫蘆。
但是在他面前,秀花妹子比他小。
比她小,就吃啥都不過分。老小孩兒、小小孩兒嘛。誰規定的曾孫能吃,秀花就不能吃?
而沖這一幕,就該知道,左里正難怪會偏心大兒和大兒媳一家。
想爹所想,急爹所急。這才叫有眼力見兒。
公爹要拉著女伴出去玩,兒媳婦給準備零嘴兒。現在是天氣冷,沒辦法給帶吃食像春游似的,要是天氣好,他大兒媳恨不得給采把野花將騾車都裝扮一番。
這樣的兒子兒媳不給多留些家產,給啥樣的留?
左里正樂呵呵的,兒媳婦給帶啥,他就拿啥。
所以才有了這一幕。
白玉蘭不放心的跑出來囑咐:“娘,下晌早點兒回,有再急的事兒也不要半夜趕車。要不然天黑,你倆眼神又不好,趕車別掉進壕溝里。五叔啊,到時回來了,直接到我家吃晚飯,我會告訴你大兒媳一聲的。”
秀花很嫌棄女兒啰嗦,卻很少在左里正面前數落女兒。
秀花忍下女兒的那些啰嗦話,揮揮右手中的糖葫蘆,還咬了口左手上冒熱氣的豆沙包。這就算回答了。
白玉蘭都憋不住氣笑了,一看就是沒將她的話當回事兒。
一天天的,真是和娘上不起火。
就秀花這種親娘才麻煩。
她不像別家那種歲數大的人,做兒女的怎么安排怎么聽。會承認歲數大了,聽兒女的準沒錯。
她娘卻主意正,你這面囑咐的話,娘那面要是不樂意聽,轉頭就像是沒聽著似的。
算了,囑咐沒用,白玉蘭心說:不如等娘回來煮點兒姜湯,今晚做熱湯面條,以防那兩位歲數大的頭疼腦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