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街上立即出現一景。
本來今天過年,逛街的人就少。
這些老太太就被顯得格外明顯。
老太太們是在花清釀燃起的鞭炮聲中走出來的。
朱興德從沒忘記開店之初的艱難,自是也從沒忘這些大娘嬸子們拉過來的散單。那時候這個拉來兩壇,那個拉來三壇。花清釀有今天,要感謝這些幫他踢開頭三角的功勛。
第一名的大娘,禮品是扛著一只羊。
第二名的老大娘,扛著一口鍋。
第三名的老大娘,扛著一口、還是鍋……小鐵鍋。
三位大娘的步伐,走的那叫一個雄赳赳氣昂昂。
仨人的身邊,跟隨許多同齡的老太太。
這些老太太們邊羨慕的指著禮品議論,邊笑容滿面掰著手指頭暢想:家里還有多少親戚,沒被她們“坑”過來買酒的。快劃拉劃拉名單。
大娘們又揮手對朱興德、左撇子、羅峻熙再見,一路高聲總結著:
“自從幫花清釀賣酒,愛裝深沉的都變得開朗了,和親戚們的關系那都得走近了,還沒空和家里的老頭子賭氣了,以前會生氣的事情那都不算事兒了,一口氣跑四個村子更是不費勁兒了。”
……
府城租住的房子門前,在開飯前也燃起了鞭炮。
這一天,秀花感慨至極,喝的有點兒多。
秀花對抱著甜水稀罕的朱興德說:
“你們不容易。雖然從不對家里人訴苦吧,但是不用問也知道,在這么大個城池撲騰,連個認識人,連個能幫一把的親戚都沒有。
可見每行一步都要自己多掂量,難得的是,咱家的買賣干的不孬。
回想這幾個月,咱家就一直沒招消停,不是這事兒就是那事兒,你們從沒停下過腳步,連睡覺前都要操心下一步該如何。
借著過年,就好好松散松散吧,啥也別想,喝多不怕,不用起早,沒有活干。”
一番話說的大家一起起哄,紛紛端起酒碗:“喝。”
與此同時。
游寒村左家。
朱家伯母萬萬也沒想到,她明明是來接小稻回家過年的,結果談著談著,本想讓小稻將家里人全帶著一起去熱鬧,結果是她家大年三十拖家帶口,讓老大趕車來了左家過年。
朱老爺子他們到的時候,羅婆子更是早早就來了左家,正在左家小賣店里蹲著賣貨。
離老遠,就聽見羅母對打醬油的說:“沒有了,早賣沒了。嘖嘖,大年三十的打醬油,你家怎不早些預備呢。”
家里貨物在秀花他們離開后,陸續賣空。
給羅母唏噓夠嗆,不接觸不知道,一接手嚇一跳。
這幾日給她忙的,她都沒空做豆腐,她的凍豆腐也賣沒了,小雜貨鋪子是真掙錢。
大晚上還有敲窗戶來買貨的。
尤其這幾日下大雪怕封山,附近十里八村的人,根本不去鎮上趕集了,離游寒村遠一些的村莊,有特意跑到游寒村買年用,知道這里有小賣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