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才是穿越的正常套路。周朝那里,太一已經安排了好幾個臥底,到時候肯定是人間軍隊的高層,甚至是武王嫡系,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此時的姬發,還不是嫡長子呢,他的兄長,親大哥伯邑考還沒死呢,真正看好他的,不敢說一個沒有,但也少得可憐。
這種時候,安排人手去投靠,那就是從龍老臣一樣的存在。
五天后的清晨,楊戩再一次來到了冷橋之下,然而卻早早地看見了太一,被太一嫌棄道:“怎么這么晚才來?你與老人約定,為什么后來?五日后再見吧。”
又五日,這一次楊戩變得機靈了起來。直接在第四日的下午,就來到了此地,一直守在這里,不曾離去。最后,在凌晨時分,等到了太一。
“不錯,年輕人還是值得教育的。你的事情,我也聽說過一些,只能和你說此事背后的水,遠比你想象的更深,想要成功救母,可謂是難于上青天!”
聞言,楊戩頓時就激動了。難于上青天,可至少也是有可能的啊!當即下拜道:“請前輩教我。”
聞言,太一并不理會他,反而念了一首小詩。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為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
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于周,曰嬪于京。乃及王季,維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
這幾句并不奇怪,楊戩也聽懂了。意思大概是文王的來歷。可問題是,此時的天下,不是只有一個王,那就是大商的天子嗎?這個文王,又是誰呢?
“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天監在下,有命既集。
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
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為梁,不顯其光。”
聽到這里,楊戩有些明白了,這一段是說文王是個很有賢德的人,是一位人族大賢,是一個賢王。
只不過,這位賢王,為了造反,或者說為了麻痹大商,便休妻,休掉了之前的正妻,贏取了來自大商的美少女(公主)。
聽到這里,楊戩下意識的便搖了搖頭,政治,賢王?呵呵!不過,楊戩卻越發覺得有意思了,便繼續聽了下去。
“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纘女維莘。長子維行,篤生武王。保佑命爾,燮伐大商。
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於牧野,維予侯興。上帝臨女,無貳爾心。
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