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道:“對的。”
譚秋小心翼翼道:“段公子,高支城到處都是賣海鮮的。海鮮不過一錢銀子一桶。”
段玉定下海鮮的價格是這里的70倍。
段玉道:“我知道,你們照辦就是。”
譚秋道:“那……那我們的布,該賣什么價錢呢?”
段玉道:“我們花1.5錢銀子一匹買來的,萬里迢迢運來,用了多少心血,還繳了那么多稅。所以翻14倍賣,2兩銀子一匹。”
聽到這個價錢,譚秋幾乎要昏厥過去。
這……這……這……
高支城是產絲盛地,產布盛地,這里的布幾乎是最便宜的,比瀛州還要便宜。
一匹上好的棉布,在高支城也只賣2錢銀子一匹而已,中等的棉布一錢銀子一匹。
而段玉運來的這些垃圾布,下下等都不如,在高支城做苦力衫都不夠格,真的只能做麻布。
在大通府,一錢銀子一匹都賣不出去。
到了高支城,一錢銀子三匹都賣不出去,沒有人要這垃圾玩意的。
譚秋掌柜真是心中沒底啊,可是看到段玉臉上神秘的笑容,便再一次告訴自己。
千萬不要用你狹隘的目光去揣測段公子的智慧,你不懂沒事,服從便是。
接下來,譚秋帶領所有人,開始販賣海鮮和布匹。
于是,幾十個水手將幾百桶海鮮運下船,在碼頭上租了幾個攤位,開始賣海鮮。
頓時間,碼頭市場臭氣熏天。
一開始還有人來看熱鬧,聽聞這發臭腐爛的海鮮,竟然買7兩銀子一桶,是其他新鮮海鮮的七十倍。
他們頓時覺得要瘋了,感覺自己的智商和世界觀受到了強有力的沖擊。
而那邊的譚秋,帶著布匹樣品,一家一家試過去。
……………………
“要不要買布,這可是神獸之毛織成的,一千只神獸的毛才織一匹布啊。”
咦?在大通府不還是一百只,怎么到這里變成一千只了?
有些商號老板還興致勃勃地要看貨,看完,摸完之后。
“呸!你給我出去!”
譚秋道:“老板,你起碼問一下價錢啊?”
商號老板道:“多少錢一匹?”
譚秋道:“二兩銀子一匹。”
商號老板:“吾敦倫爾娘親,給我滾!”
就這樣,譚秋帶著樣品,走了一家又一家商號,毫無例外全部該趕了出去。
一天時間過去了。
譚秋毫無收獲。
高支城所有的商行店鋪,他都去推銷了。
一匹布都沒有賣出去,有很多家甚至直接被打了出來。
他和段玉再一次淪為高支城的笑柄,但為了50兩銀子的酬勞,他也盡職盡責。
更加重要的是,他也想要看看,段玉能夠再創造奇跡?
距離一個月期限,只有四天時間了。
而段玉之前賺的4900兩銀子,幾乎全部花完了。
如果這批腐爛的海鮮和垃圾布沒有賣出去的話,一切就完了。
鑒查院和黑龍臺的巡查組,已經在路上,很快就要進入瀛州了。
情形已經算是非常火急了。
……………………
注:弱弱地說一聲,恩公的推薦票,記得給我好嗎?
它應該算是我在新書期的精神支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