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邊的紅人道士,紅人和尚,也成為了罪證。
此時,就只差有人上疏一句,天下不值陛下久矣!
而在民間傳說中,絕美無雙的段白白,也成為了蠱惑君王的奸妃。
甚至有傳言,皇后是修羅所變,專門來誘惑君王,禍亂朝綱的。
所以,段白白也就成為了妲己一樣的任務。
強大了幾百年的大武帝國,因為一場恥辱性的戰敗,因為丟失了幾個行省,一時間仿佛風雨飄搖。
甚至有人傳文,國非亡國之國,君乃亡國之君。
看來,天下對皇帝不是沒有怨氣,而是之前敢怒不敢言。
如今隨著一場戰敗,這種怨氣終于爆發了出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皇帝終于出現在朝堂之上昭告天下。
皇帝將于九月初三,率領五十萬大軍,御駕親征,收回失土。
頓時,天下震動。
底層民眾,激動得熱淚盈眶。
皇帝的御駕親征,總是能夠激發起帝國民眾的愛國之情。
但絕大部分官員,紛紛跪下,痛哭流涕,哀求皇帝,收回成命。
自古以來,除非是開國皇帝,或者馬背上的皇帝,否則御駕親征,都是扯淡,是禍非福。
明明不需要亡國的,結果因為皇帝御駕親征,反而搞得要亡國的架勢。
大臣和統帥們紛紛諫言。
大武帝國非常強大,國力深厚,何止幾百萬大軍。
大夜國雖然勢如破竹,但國力畢竟比不過大武帝國。
此時,應該用持久戰,耗死大夜國。
皇帝陛下御駕親征,萬一有所閃失,那可是國之大禍。
說真的,這都是老成謀國之言,但皇帝陛下獨斷專行,依舊在九月初三,率領幾十萬大軍,御駕親征。
此時,天下群臣,才真正覺得惶恐不安。
之前丟失了兩個行省,他們沒有覺得這是亡國之禍,畢竟大武帝國幾十個行省,丟失兩省距離腹心之地還遠。
而皇帝陛下御駕親征,不管是兵敗被殺,還是被俘,那真的是亡國之禍。
于是,幾個大臣們不得不計劃最壞的局面。
萬一皇帝兵敗被殺了,應該怎么辦?
太子才三歲而已。
如果皇帝被俘,大夜國又獅子大開口,要求割讓近半國土,又該怎么辦?
被俘的皇帝,就不再是皇帝?這個理論被人說了出來。
群臣們都覺得,這一戰大武帝國,輸多贏少。
因為經過前面兩戰,他們看出來了,大武帝國確實是腐朽了,從上到下,從內到外,都腐朽了。
大武帝國的軍隊數量非常多,武器裝備也很好,但這支軍隊也腐化墮落了。
所以群臣的策略是用大量軍隊,拖住大爺帝國的軍隊,以堅守為主,絕對不主動出擊,打持久戰。
另外一邊,帝國開始訓練新軍。
大武帝國有這個底蘊,也有這個財力物力,可以用時間換空間。
但皇帝陛下這一御駕親征,把所有的戰略都打亂了。
一旦戰敗消息傳來,那真是天崩地裂之禍。
但是……
僅僅一個多月后!
捷報傳來!
皇帝陛下,御駕親征,大獲全勝,斬殺大夜帝國軍隊幾十萬。
接下來,這位皇帝陛下上演了帝國奇跡。
屢戰屢勝。
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就將丟失的兩個行省全部奪回。
將侵入大武帝國的四十萬大軍,全部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