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藤椅上,聞著清香,擼著小白蛇和小毛球,他限入沉思。
他不是建筑系畢業的,對建筑一類的知識知之甚少,不過平時上網的時候,也看過一些力學架構圖。
最終,他選擇利用竹子的彈性,做一個懸空架構設計。
想妥之后,他放開小白蛇和小毛球,捧起清茶淺抿一口,只覺得神清氣爽,溫熱的茶水,帶著些許苦澀的味道在味蕾中綻放開來。
但在最后,卻有著一絲甘甜的余味,令人回味無窮。
也可能是這么長時間以來,他基本上都是吃肉的原因吧!他總覺得這是他至今為止,喝過的最好喝的茶了。
喝完茶,他站起身來,給小毛球蓋上一張兔皮,然后抱著小白蛇往炕上一躺,很快就進入了夢想。
每天早上起來都能發現小白蛇盤在他身上,他已經習慣了,要是哪天起來沒有發現它,估計它可能還要奇怪了呢!
是以,他也就不再將它抱回它的小窩了。
……
次日早餐之后,云不留再一次多種了六根竹柱。
這六根竹柱就種在那最長的六根竹柱旁邊,不過比那長的六根要短得多,因為它們是用來支撐二樓竹梁的,全都向內彎曲。
種下后,將它們的底部綁到一塊,用于加固。
等這六根竹柱種下之后,他又用五根竹子橫向固定在五排竹樁上當底梁。固定這些用來當底梁的竹子也很簡單,用小木棍插入竹樁之中,再用燒制陶罐留下的硬泥裝入其中固定住小木棍。
這些燒過的硬泥不會帶著蟲卵,免得竹子過早被蟲子蛀壞。
而后再用繩子量了下具體的距離,用野豬獠牙給這些竹梁打孔。
孔洞的大小和小木棍的大小保持一致,使得小木棍插入竹梁的孔洞之中后,不會輕易搖晃。
等竹梁架上去后,又以薄薄的竹篾捆綁住竹梁,用以加固。
當這些竹梁都架設好之后,他又將一根根剖成兩半的竹子扣在這些竹梁上面,密密麻麻鋪上一層,每一塊都用竹篾進行捆綁加固。
之后又在上面用竹片橫向鋪上一層。這些竹片全都用竹釘固定在幾根竹條上面,使其像竹排一樣成為一片整體,不會輕易移動。
這個繁瑣的工程,耗費了他十幾天時間。整整半個多月,他就打造出一塊牢固的竹臺,與他而言,也算得上是成績斐然了。
踩在竹臺上,他搖了搖,發現竹臺紋絲不動。
對于自己的杰作,云不留很滿意。
然后,他開始考慮給竹樓第二層架梁。
他準備將竹樓的一層弄個四米左右的高度,然后用繩子量好這個長度,在四根角柱與兩根主柱上做好標記。
他選靠著山洞那方做大門,背面做露天竹臺,正門那邊的中間沒有主柱支撐,他先了兩根三米長的竹子做門柱。
先在上面架上一條橫梁,用竹篾綁在對角的角柱上,再用兩根門柱支撐住橫梁,對面露臺那邊也如此法炮制。
之后再在主柱與第一根門柱之間架上一條竹梁,并用那根與角柱綁在一起的彎曲的竹柱當頂柱,頂在這道橫梁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