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萬房忙不迭的點頭,在眾人面前又換了一副面孔。
“石大師可是符箓三宗的嫡傳,不知是上清箓、正一箓、靈寶箓那一山的高人。”看著眾人走后,解天師神色恭敬嘆服道。
“非也!”
風清揚直接否認。
他和道門沒關系,也沒興趣做道士。
但這話在解天師耳中,卻是不信。除了符箓三宗,還有哪里能出這等驚天動地的神符。
剛才那一擊,解天師看得分明。竟然現出一道神仙幻影,有道是高人可尋,神仙難覓,這已經超出了解天師的想象。
“石大師,你之符箓手段,驚天動地,神鬼難測,我解無邪半路出家,有個不情之請。”
解天師口中誠懇,現在反正沒人,他也大膽豁出去了。
“我想拜石大師為師。”
這要求讓風清揚喉間一噎,他還不到二十歲,那解天師的年紀,怕是五十左右了,五十歲給二十歲做徒弟,解天師不嫌難堪,風清揚還嫌難堪。
說拜就拜。
這解無邪直接跪下。
債多不壓身,風清揚但轉念一想,自己還需要一個幫手,心中便有了計較。
“你可想好,真的要拜我為師。”風清揚背手沉聲道。
“我解無邪這條命,就給師父了。”
說完解無邪就要給風清揚磕頭,風清揚無語,這還真是出乎意料,他趕緊一攔。
“師父可是擔心徒兒年紀大了,但徒兒修行之心甚堅,只要能伺奉師父身邊,愿三跪九拜。”
解無邪急切,怕是風清揚不收自己一樣。
他修行為何?還不是為了一窺仙人之道,但風水相師,說到底并不是道門正宗,再加上解無邪已經五十歲了,自然急了。
“收你不是不可以。”風清揚一頓,解無邪心中也一喜。
“我問一句,你答一句。”
“是,是!”
風清揚想了想,問起解無邪,解姓源自何地。
“這個,解姓族譜上,記述我祖是編撰《永樂大典》的內閣首輔,解縉。再追溯其上,好像是起于西周王族,周武王的侄兒,封于解邑的解良。”
風清揚再試探解無邪可知道炎黃兩脈相斗,解無邪一無所知,只表示,解姓與紀姓是死敵,自己與縱橫北方的一位紀煉海大師就是冤家。
這就奇怪了。
風清揚再問祠靈,得到一些答案。
只有千年傳承的大家族才知真相,旁系和分支,早就忘了,甚至炎黃兩脈互相通婚。
至于解姓和紀姓的仇。
西周初建之時,周武王封炎帝的一個后代于紀邑,屬于以國名為氏,這就是紀姓。解姓與紀姓同時受封,其中有何恩怨,它就不知道了。
還有解無邪的祖上,永樂年間,大明朝第一任內閣首輔,一品大學士,解縉,就被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正三品,紀綱,灌醉拖到雪地埋死了。
當朝謀殺內閣首輔。
三品謀殺一品還平安無事。
這歷史之中的事情還真是藏在重重迷霧之中。
風清揚雖然聽的稀奇,但也只是稍稍略過,暗道各姓之間,還真是撲所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