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為讓楊堅感到震撼的是,他從周芷若的話音當中已然聽出了一絲言外之意。
無論是前往大隋北境邊關也好,又或者是斬殺四十萬突厥控弦也罷,都是在今日之內完成的事情。
不要說是兩人斬殺四十萬突厥控弦,單單是從終南山趕到北境邊關,最起碼都需要三五天的時間。
而且這個時間,是根據天人境強者全力趕路的速度才能夠的出來的結果。
在一天之內來往于終南山和大隋北境邊關,同時斬殺四十萬突厥控弦,這絕非是凡人所能夠做到的事情。
此時此刻,楊堅看向周芷若和趙敏兩人的目光也不禁愈發地恭敬了起來。
什么狗屁天人,又哪里能夠與這兩位仙子般的人物相提并論?
自始至終,楊堅都沒有懷疑過周芷若的話音。
畢竟他大隋邊關的將士不是擺在那里觀賞的花架子,四十萬突厥控弦一朝覆滅,邊關守將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如此重大的軍情,想必已經快馬加鞭地送往大興城來了。
只待軍情消息一送到,那么所有真實的情況便一覽無遺地顯露出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楊堅知道周芷若根本就不可能拿大隋邊關那四十萬突厥控弦弄虛作假。
所以突厥之患被平定,定然是確鑿無疑的事情。
足足四十萬突厥控弦一朝覆滅,這使得楊堅對于周叡,對于周芷若和趙敏,愈發地敬畏了起來。
“上仙相助我大隋之恩,楊堅深感銘記!”
楊堅一撩龍袍,他竟然直接跪倒在了地面之上,只見他稽首叩拜道:“楊堅斗膽,希望能夠拜上仙為大隋國師,尊上仙教派為大隋國教,與天下間興建供奉上仙的廟宇。”
這個時候,楊堅對于周叡的稱呼再次為之一變,從先生直接變成了上仙。
審時度勢,這乃是一方勢力執掌者最基本的決斷能力所在。
身為大隋帝王,楊堅在這一點上面自然是不會有什么偏差存在。
現如今愈發地清楚周叡以及其麾下勢力之恐怖以后,楊堅的內心當中已然再無任何其他的想法。
哪怕距離周叡所規定的期限,九九重陽之日還有一段時間,但是楊堅卻自行請愿要完成周叡之前在觀文殿之內所提出的要求。
僅僅兩位女子出手,便鎮壓剿滅了足足四十萬突厥控弦。
即便是世間傳說當中的那些天人強者,也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更別說在這兩人之上,還有一尊更加深不可測的無上存在。
此時此刻,楊堅對于周叡先前所提及的仙神之說,再也沒有分毫半點的猶豫和懷疑。
因為在楊堅的眼中,大殿當中這三人,儼然已經是仙神一般的存在了。
能夠與這等存在建立起密切的關系,這絕對是他楊堅,以及整個大隋的機緣和榮幸。
既然如此,與其說是拖到九九重陽之日,再被動地給出最終的結果,那么還不如直接主動地答應先前觀文殿之內的要求呢。
這樣一來,也能夠討得上仙的歡心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