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重陽之日,可謂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傳統節日。
寓意九九歸真,一元肇始,所以世人認為九九重陽是一個十分吉祥的日子。
每逢重陽時節,便有登高祈福、秋游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
對于尋常普通的黎庶黔首來說,因為受到加持的限制,到是并不會大肆慶賀這等節日。
然而那些世家門閥,可是絕對不會錯過這等盛世。
不過今朝的重陽節,卻沒有了以往那般地隆重盛大。
準確來說,是這些世家門閥并沒有自己慶賀重陽節。
但凡是消息靈通一些的世家門閥,皆盡聲勢浩蕩地朝著終南山太乙峰匯聚而來。
以大大小小門閥世家的執掌者為首,協同自家的英才俊杰,以及族內的宗師高手,齊聚于太乙峰的山腳下。
尤其是大隋皇家,更是在隋帝楊堅的帶領下,整個皇室浩浩蕩蕩地大興城內趕了過來。
對于向來節儉,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吝嗇的楊堅而言,這等大張旗鼓的行事絕對是罕見至極。
在以往的時候,不要說是楊堅親自主導這等情況了,只要是有人膽敢提及,也必然會受到楊堅的斥責與詰難。
可是今年的九九重陽之日,楊堅卻是希望行事愈發地盛大愈好。
因為今時今日,乃是周叡先前所言,太乙峰上仙門真正降臨與世間,廣開仙路招收弟子的盛況。
雖然大隋皇室之內,已經有楊廣直接拜入了周叡的仙門之內,可是楊堅又怎么可能嫌棄自家有幸進入仙門的子孫人數稀少呢?
值此仙門大開的隆重日子,楊堅直接將他家中所有已經明事理的孩子,全部帶到了這終南山太乙峰之下。
但凡有一位皇子有資格拜入仙門之內,那對于楊堅來說就是天大的機緣和福運。
清晨,天色剛蒙蒙亮,以隋帝楊堅為首,各大門閥世家,修行宗派的掌控者為從。
此方世界有名有姓的掌權者,基本上皆盡都趕到了太乙峰的山腳下。
待到第一縷陽光照耀于世間之際,一陣韻味悠然地仙樂,緩緩自太乙峰之上奏響了起來。
伴隨著朝下紫氣的映襯,仙樂漸漸地傳到了山腳下所有人的耳畔。
一時之間,眾人不由得尋聲朝著太乙峰之巔矚目而去。
太乙峰乃是終南山境內最為險峻高聳的山峰,足足近乎八百丈之高。
即便是以在場當中修為境界最為高深之人,那三位大宗師的目力而言,亦是絕對不可能看清楚太乙峰之巔的具體情況。
然而此時此刻,在悠揚的仙樂回蕩之下,一副美輪美奐的廣瀚圖卷,卻是緩緩展現在了所有人的眼眸當中。
無論是老一輩的高手,又或者是年僅數歲的稚童,皆盡能夠清晰無比地見得那幅畫卷。
那是一處延綿不絕的建筑群,其中亭臺閣樓,雕欄玉徹,一應不缺,一應不少。
在那恍若仙家福地的景象當中,時不時還有一只只神俊飄逸地仙鶴振翅穿行而過。